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华源煤矿172名被困矿工恐难生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日期:2007-8-21 10:03:05           尽管19日柴汶河溃口被成功封堵,但是已经有1260万方水灌入了井下,相当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水量的一半。理论上说,所有井下作业面都已被淹没,山东华源矿业公司172名被困矿工生还的希望十分渺茫。     然而,紧张的抢救工作仍没有一刻松懈。从指挥部负责人到普通员工都希望有奇迹发生,他们在和死神进行着一场悲壮的较量……     “不幸之中的大幸”     由于山东新泰地区连降暴雨,8月17日,猛兽般的洪水把柴汶河岸撕开了一道口子,冲开了一片低洼地十余米厚的沙土,而洼地下方正是华源煤矿一条废弃多年的砂井……灾难发生了。     最早发现险情的是华源公司技术科副科长王忠泉。17日下午两点半左右,他在地面巡查,发现河岸溃口,砂井上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井下还有几百名工人!他急忙电话通知煤矿调度室。     几乎同时,调度室接到了井下的报警。一个名叫李庆华的井下绞车司机打来电话,说他听到了水声轰鸣。令人扼腕的是,由于李庆华所处位置迅速被大水吞没,他最后未能逃生。     煤矿随即通知井下各方作业人员,紧急组织撤离。     不到3点钟,华源公司通防科科长王奎涛正在海拔-700米深处检查风门,忽然听到邻近巷道传来一种可怖的声响:风声,水声,带着尖利的呼啸。就在接到险情通知的同时,他看见一股水从皮带机道冲出,一下就淹到了腰部。     他对周围的矿工大叫:“所有人跟我逃生!”     王奎涛当时头脑非常清醒。他判断,斜井、皮带道都走不通了,只能从工作面上到更高地段。他们8个人,沿着坡道爬了800米,到达了-450米深的位置。     在这里,他们有两种选择:向西,可到绞车房,通过绞车直接到达地面;向东,可接近另一个井口,但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     熟悉井下地形的王奎涛再次判断,西边离绞车房较近,但那里可能已被水淹没,不能走;而东部地势较高,安全性更大。     他们刚刚开始向东走,水就从西面涌了过来。水一冲,他就势一跳,一把抓住巷道顶部的管子和架线,水迅速淹到了他的胸部。     其他矿工陆续加入王奎涛的队伍,最后达到30来人。他们攀着管子和架线,竭力把头露在水面上,艰难地向东爬了300米,终于重新踩到了实地。     徐勤玉,山东华源矿业公司总经理,事发时正在井下-450米深处检查生产。由于所处位置偏僻,他得到险情通知已是下午4点左右。当时井下矿车和升降机尚能运转,他带着矿工坐上矿车西进,想尽快到达绞车房。     走了不到一半路,矿车停了,大家只好在一片漆黑中依靠微弱的矿灯步行。这时迎面碰到王奎涛一队人,徐勤玉当即决定撤回东部。     “大家不要慌!”徐勤玉指挥矿工,分批乘升降机到达-210米地段。然后大家在井上派来的救援队协助下,一个一个返回地面。     大约晚上7点半,大部分矿工成功升井。而此时徐勤玉还带着另外6名干部职工守在-210米深处,希望能等到其他矿工。     又等了约一个小时,大水由西向东漫了上来。徐勤玉说:“我对不起父老乡亲,回天无力了。走吧。”     截至目前,徐勤玉是最后一个回到地面的生还者。当时已是晚上9点,暴雨暂停,夜色四合,遍地泥泞。他又急忙赶往指挥部,参加下一步的抢救工作。     应该被人们牢记的还有一个名字——华源公司安检处副处长耿强。17日下午,他本来已经结束了井下作业回到地面,发生险情后,他又返回井下,与其他3名干部职工一起组织矿工撤离。结果,这4名熟知井下情况、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再也没有上来。     华源公司井下756名作业人员中,有584人安全升井。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说,面对险情,煤矿及时通知并组织大批人员撤离,“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决战柴汶河溃口     在井下人员奋力逃生的同时,一场封堵溃口的战斗已经在柴汶河边打响。溃口宽达65米,洪水以5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灌入矿井。堵不上溃口,井下排水、救援都无从谈起。     17日下午,华源公司组织了2000多名矿工赶往溃口现场。他们用塑料编织袋装上沙石,丢进溃口,马上就被冲走了。卡车装满篮球大小的石块,倾倒进去,也被冲走了。后来矿领导决定,把装满巨石的卡车直接推进去,可是卡车一入水,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时暴雨如注,现场面对面喊话都听不清楚,地上烂泥没膝。矿工们一步一滑,摔倒了再爬起来,咬着牙往前赶。可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那样渺小。奋战了数小时,进展甚微,混浊的洪水奔腾如故。     下午6点20分,省政府接到险情报告。两个小时后,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当地安监、水利、公安、济南军区、武警等各方面负责人陆续赶到现场,组织指挥堵口抢险。     18日凌晨,解放军、武警官兵2000多人到达现场,组成了抢险主力。训练有素的战士们速度更快,突击力更强。两个小时后,溃口终于缩小了5米。     上午,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领导赶到现场,同时带来了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尽快调集设备和人员,采取各种必要措施,尽一切努力抢救井下被困人员。     肩扛手提的办法还是慢,必须依靠大型机械。附近孙村社区的200多名群众迅速开来了五六十辆重型卡车、挖掘机、推土机,济南军区某舟桥部队调来了汽艇和野战浮桥。这样就形成了人机配合、交替作业的局面,作业进度明显加快,人造堤坝一米、一米地向前推进……     入夜,十几盏强光灯把溃口周围照得雪亮,无数车灯、矿灯、手电筒摇曳闪烁。人头攒动,车轮滚滚。然而,如此宏大的场面却听不到喧哗。数千名战士、矿工、百姓双唇紧闭,排成队列,扛着沙包往来奔忙。只有不时响起的喊号声、发动机的轰鸣、石块落地的闷响、金属撞击声格外分明。     最牵动人心的还是柴汶河湍急的水声,因为井下172名矿工生还的希望正随着那水声一分一秒地流逝。在场的每个人都清楚,按常理推测,经过一天多的灌水,井下矿工所处位置已全部被淹。然而,还是要继续坚持下去!     一辆载重20吨的卡车开了过来,后面跟着一辆橘红色的大型挖掘机。开卡车的是孙村的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知道自己开了四五年的这辆车马上要被推进水里,难过得哭了。但是他一边掉眼泪,一边把车准确地停到了指定位置。     挖掘机扬起巨大的铁铲,卡车尾部立时火花四溅,整部车倾斜着滚进溃口,激起了几米高的水花。     过了午夜,溃口只剩了10来米宽。战士和矿工们累极了,轮换休息的间隙,坐在泥地上,头往膝盖上一垂就睡着了。     一直在溃口指挥车辆的孙村社区党委书记牛宝伟嗓子已经哑了,一昼夜只吃了半块发面饼。他说:“不饿,不渴,只想睡觉。”他看见一块大石头,下意识地一屁股坐下去,石头立刻往坡下滚,要不是身边的人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他的脚踝,他就滚进了河里。     19日凌晨3点38分,堵口成功!人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但是现场没有一声鼓掌欢呼,因为井下172名矿工兄弟仍然生死未卜。     “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就在堵口成功前几个小时,忽闻传言:有人听到井下敲管子的声音。这证明还有人活着!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堵口的人们,大家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强打精神,再次扛起沙包,加快脚步。     后来证实,那个声音只是井下激荡的水声。参加救援的人们无不黯然神伤。     “但是抢救工作不能停。”徐勤玉说,“也许有奇迹呢?这个煤矿开采了上百年,地下巷道纵横。万一还有我们不知道的空隙,那就还有一线希望。”     溃口堵住了,下一步就是抽水。事实上,抽水工作从18日晚上就开始了,只是水泵功率较小,相对于巨大的水量而言,几乎是杯水车薪。本来井下有3台功率较大的水泵,但随着水位的上涨,在18日2点前已先后停止了工作。     从外地调运设备!     从河北唐山调两台1000千瓦的大功率抽水机,从河南新郑调两台726千瓦的大功率抽水机。这两个地方听说山东的险情,没有二话,立马装车!     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经过研究认为,现有抽水点不够,必须增加到至少5个。这就需要重新打井。于是又从山东境内的胜利油田调来两台高速钻井机。     有关方面紧急通知沿途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调运设备的车辆一路绿灯,全面放行。19日凌晨,部分调运机器到位。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些设备正在紧张安装。     出事煤矿周边百姓纷纷各尽所能,为抢险救灾默默作着贡献。华源公司一位负责人注意到,在封堵溃口现场,有很多卡车挂着外地牌照。这些司机都是听到险情后自发赶来支援的。     武警山东省直属支队的官兵赶到后,一时找不到离溃口较近的驻地。而一家私营钢铁厂没有接到任何指示,就主动把自己的厂区空出来,供部队驻扎,又无偿为从堵口前线退下来的战士们接通了水、电。事实上,受暴雨影响,这家钢铁厂已停产多日了。     由于出发匆忙,武警支队的一名战士忘了带换洗内衣,他到附近商店里去买。店主看他穿着迷彩服,就问:“你们是来堵溃口的吧?”得到肯定回答后,这位店主说:“你拿去穿吧,不要钱。”     记者问牛宝伟:“这次事故跟你们村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你们为什么干得那么卖力?”     牛宝伟说:“谁都有个同情心。井下矿工年纪都不大,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谁家摊上这种事,全家都垮了,非常可怜。我们多尽点力,对他们多少是个安慰。”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