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燕飞 沈青犬 甘小志 文章来源:安徽商报 点击数: 日期:2007-7-26 9:30:11
省政府昨天对外发布了上半年全省经济形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安徽省实现生产总值340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如投资、消费、进出口、居民收入、财政收入等均保持两位数增幅。
★核心数据
●城镇居民收入首破50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97.1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首次超2000元。
●全省cpi半年上涨3.7%
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全国涨幅高0.5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力。
●房地产投资增长42.7%
房地产开发上半年共完成投资370.2亿元,增长42.7%。汽车类消费增长28.6%。
●消费品零售总额10年来最“牛”
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9.4亿元,为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
-收入支出
工改、股市促收入大增
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首次突破5000元,达到5697.1元,增长15.8%,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首次超过2000元,达到2009.7元,增长18.2%。6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86.7亿元,比年初增加408.9亿元。
省统计局相关人士分析说,城镇居民收入上半年迅速增长,首要原因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改、补发增资以及各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各项措施的实施。此外,银行存款利率上调和股市持续走高,导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也是推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
食品类价格上涨8.1%
今年上半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上涨3.7%,比一季度高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涨幅也要高出0.5个百分点。
在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中,除交通及通信下降0.5%外,其余均呈上升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8.1%,对总指数影响3个百分点,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导力量。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4%和3.4%,比上年同期高0.6个和1.5个百分点。
-消费热点
房产投资增幅超40%
上半年我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4.6亿元,增长47.9%,增幅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70.2亿元,增长42.7%。一产投资43.8亿元,增长20.7%;二产投资885.8亿元,增长57.2%;三产投资1125亿元,增长42.4%。薄弱环节投资得到加强。制造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投资增长57.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增长1.1倍。
城乡“消费增幅”差距减小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省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9.4亿元,增长16.1%,为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农村增长15%,城乡增幅差距由上年同期的2.9个百分点缩小为2个百分点。此外,居民消费升级进一步加快,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石油及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2.1%、33.5%和24.9%,汽车类消费增长28.6%。
-快速发展
企业效益大幅提升
宏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微观市场的主体——企业对未来发展也充满信心。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0.7亿元,同比增长54.8%。亏损企业亏损额21.5亿元,下降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5.5,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第二季度全省企业景气指数达152.6,再创历史新高;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在高位运行。
新批外资企业258家
上半年,我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58家,增长5.7%;合同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增长55.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8亿美元,增长1.6倍。
与此同时,我省对外贸易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72.7亿美元,增长33.1%,增幅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8.5亿美元,进口34.2亿美元,分别增长32.6%和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