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崛起安徽:从数字看变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安徽日报 点击数: 日期:2007-10-15 9:16:58      金秋盛会,神州欢腾。   一系列闪光的数字表明,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安徽的奋力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经济社会朝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的五年。让我们一起在数字中感受江淮儿女奋进的节拍。   生产总值:从3520亿元向7000亿元跨越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经济稳健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全省gdp先后跨过三个千亿元台阶,由2002年的3519.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6148.7亿元,四年增长了55.9%,年均增长11.7%,比全国年均增幅高1.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于2005年迈上了1000美元平台,2006年又进一步提高到1261美元,比2002年增加566美元。今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将突破7000亿元,为实现到2010年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财政收入:从346亿元向1000亿元跨越   全省财政收入连跨五个百亿元台阶,由2002年的346.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16.5亿元,年均增长23.9%。全省财政支出由2002年的456.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940.2亿元。预计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财政支出突破1200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8倍和1.6倍以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36万亿元   五年来,我省坚持以高投入带动大发展,全力实施“861”行动计划,到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投资4134亿元,建成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在“861”行动计划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跨过三个千亿元台阶,预计五年累计完成1.36万亿元,相当于1979至2002年23年间投资额的1.6倍。       工业增加值:5年增加1.3倍   预计200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650亿元,相当于2002年的2.3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左右。安徽原煤、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产量近年来均居全国前10位之列。2006年全省超百亿元企业已达10户,其中马钢、铜陵有色、省电力公司超300亿元。       年度引资规模:从百亿元向千亿元跨越   五年来,我省认真落实东向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累计引进省外资金4800亿元,年度引资规模实现了从百亿元到千亿元的跨越。与此同时,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预计今年进出口总额150亿美元,相当于2002年的3.6倍,继续保持在中西部地区的领先地位;外贸依存度达到15.6%左右,比2002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   上市公司:居全国第9位   全省99.4%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革。企业上市工作成效显著,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到目前为止,我省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第9位,其中在中小板上市的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第1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成长,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达到44.8%,比2002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      粮食总产:稳定在550亿斤左右   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多年未有的好势头。2006年,全省粮、棉、油、肉蛋奶、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2860.8万吨、37.1万吨、261.6万吨、530.2万吨和186.4万吨,分别居全国第6位、第6位、第3位、第8位和第4位。2004年以来,全省粮食总产一直稳定在550亿斤左右。      城镇化:每年有超过1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30.7%提高到2006年的37.1%,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口由农村进入城镇。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开始起步。      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8%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了三个千元台阶,由2002年的6032元增加到2006年的9771元,年均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18元增加到2969元,年均增长8.8%。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2002年的3226元增加到2006年的6221元,年均增长17.8%。      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4105万   我省从2003年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到2007年4月1日,全省已有80个县(市、区)开展了合作医疗,覆盖了80.8%的县(市、区),覆盖农业人口4105.75万。通过开展新农合,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明显缓解,就医负担有所减轻。       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   2003年全省实现新增就业数量大于新增下岗失业人员数量的历史性突破;2004年6月在中西部省份率先实现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向失业保险并轨。到2006年底,全省城乡从业人员3741万人,比2001年增加278万人。五年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4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2.5%提高到19%   2002年至2006年,省属普通高校从59所增加到89所;招生数从11.46万人增至21.78万人,增长90%;在校生从30.47万人增至64.23万人,增长11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2.5%提高到19%,提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