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安徽四湿地纳入“保护网”

作者:顾长明 何薇 文章来源:新安晚报 点击数: 日期:2007-11-2 9:30:11       中国首个流域层面上的湿地保护网络——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昨天在上海宣告成立,来自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安徽、上海等五省一市的20个湿地保护区作为首批成员加入这个湿地网络。安徽的升金湖、安庆沿江、扬子鳄、淡水豚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该网络。   总面积为80万平方公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湿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淡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是扬子鳄、白鳍豚等中国特有物种的故乡和百余种、百万余只国际迁徙水鸟的重要越冬栖息地。该区域已建有省级以上湿地保护区60多个,但因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迅猛发展,该区域仍然面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水环境持续恶化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面临全球气候变暖新挑战的形势下将变得更为严峻。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提供产品等多项重要功能,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如果将湿地连点成片,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与效益将成倍增加”,活动发起方之一的世界自然基金会李琳博士说:“相对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目前已建立的湿地保护区的密度仍然较小,我们成立这个网络就是要推动长江中下游不仅要成立更多的湿地保护区,而且要提高其管理能力,并连点成片,以贡献于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及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在启动会上世界自然基金会和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湿地主管部门代表签署了《共同建设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的5年里,通过建立水鸟同步监测网络,开展湿地环境及其重要物种的同步监测;同时实施“湿地先锋”计划,鼓励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深入保护区开展培训、传授经验,提高保护区的能力。   据悉,目前加入的保护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代表了长江干流、长江故道、大型通江湖泊、中小型洪泛平原阻隔湖泊、河口、滨海湿地等不同类型湿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