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日期:2007-12-1 16:11:34
在中国,完整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不少,但像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旧址那样获得广泛关注的并不多。
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西大街上,被誉为中国银行业“鼻祖”的日升昌并不显山露水,但平遥县旅游部门的统计显示,每年都有数十万人次游客在这个三进小院里进出,而据预测,今年将达到100万人次。
“凡来平遥古城的游客必来日升昌,”平遥县县长王建忠说:“有些人行程紧张,哪儿都可以不去,日升昌却是非去不可”。今天的日升昌俨然是一个受人欢迎的旅游景点。
日升昌票号如今的正式名称是“中国票号博物馆”。副馆长宋丽静这样描绘日升昌受到热捧的盛况:一年到头,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旅游旺季,尤其是黄金周前后,从日升昌的入口到出口,每天都会被游人塞得满满当当的。
作为平遥古城的最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日升昌票号与众不同的地方还在于,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多是从事经济、金融行业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带着崇敬,甚至是朝圣的心情前来游览。
中国第一家票号、中国银行业“鼻祖”的特殊价值造就了日升昌今天的地位,但这种价值直至1992年才被平遥人认识到。
土生土长的平遥人、平遥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赵永平说,1932年,日升昌票号由于内忧外患,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最终歇业。之后,日升昌改营钱庄,但1948年也宣告歇业。新中国成立后,日升昌票号遗址一直被当作平遥县供销社办公室使用,直至1992年,才被腾出来成立了日升昌票号博物馆,1996年易名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宋丽静说,从1992年开始,管理部门对日升昌的维修和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比如,2004年,平遥县政府在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斥资80万改陈布展;去年,博物馆又将线路重新改造了一番,消除了火灾隐患。
中国票号博物馆馆长梁晓梅告诉记者,受到良好保护的日升昌,不仅成为了平遥古城客流量最大的景点,还成为了晋商文化的学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