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皖股数量已居全国十强

作者:周祥新 文章来源:安徽商报 点击数: 日期:2007-12-18 9:21:05     
  皖企冲击资本市场,似乎正呈现出“一发不可收”的势头。截至目前,今年新上市皖企已达7家,其中5家首次从证券市场“淘”到了30多亿元的真金白银。从上市公司数量来看,皖股已进入全国十强,另有约50家企业已基本完成了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即将在资本市场迈开新的探索脚步。   皖企“鱼贯”入场   从今年3月26日至7月3日,在恰好100天的时间里,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公司、东华工程科技股份公司、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公司,先后通过国家证监会的审核,获得进入证券市场的“门票”;而在相隔20天之后的7月23日,安徽精诚铜业股份公司也拿到了“门票”,皖企在今年春夏间完成了一场冲击证券市场的“接力跑”。   这股势头随着气候的渐寒,在秋冬之际并未走入“冬眠”。此间国元证券股份公司成功“借壳上市”,合肥城建发展股份公司和国投新集能源股份公司两家企业,也相继拿到了“门票”。至此,安徽在今年已共有7家企业,获得了进入证券市场的资格,完成了向“公众企业”的转变。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上市皖企的构成十分全面,既有民营资本控股,如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公司、安徽精诚铜业股份公司;也有国有资本控股,如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公司等;既有省内企业,也有央企在皖旗下公司,如国投新集能源股份公司等;同时还有“借壳上市”企业如国元证券,一改以往安徽数例上市“壳”资源为省外资本“借壳”的窘境。而这些具有多元色彩的新上市公司构成,也将逐步改变安徽上市公司的成色。   皖股数量已居全国十强   据记者统计,全省上市公司数量至此已达54家。省发改委提供的材料则显示,从上市公司数量来看,安徽已进入全国十强,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2位。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8家,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一位。   在数字的比较之外,安徽更从证券市场收获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因国元证券“借壳上市”后尚未进行融资,合肥城建股票尚未发行,截至目前,今年安徽共有5家新上市公司进行了首次融资。记者经过统计发现,5家新上市皖企共募集资金31.7亿元,除去相关费用外,实际净募集资金30.6亿元。其中,国投新集募集资金净额最高,达到了20.2亿元。即将发行股票的合肥城建股份公司,预计还将从证券市场首次“淘”到3亿元。   在此之外,安徽企业今年还在资本市场迈开了新的探索脚步。据记者了解,安徽六方深冷股份公司与安徽安联科技股份公司两家企业,已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报送了相关材料,成为可能踏入“新三板”的备案公司;合肥某家不愿意透露名称的网络企业,目前正与美国某风险投资公司展开洽谈,目标直指境外上市,双方目前已经进入缄默期。   此间,安徽另有约50家企业已基本完成了上市前的准备工作,急待“进场”搏击。于安徽企业现状而言,今年所呈现出的“鱼贯”进入或“摩拳擦掌”准备进入资本市场的现象,体现出皖企内在质量的提升,亦从一定层面上显示出安徽经济活力的蓬勃生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