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永红 文章来源:安徽日报 点击数: 日期:2008-6-30 9:11:47 临近夏季用电高峰,省内电煤再度告急。日前,省物价局发布公告,对全省电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有关各方也紧急研究对策,协调电煤供应—— 电煤供应又呈紧张趋势 我省系产煤大省,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含煤面积达1795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2.9%。 近年来,我省煤炭产量也是屡创新高。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省煤炭产量超过4700万吨,增幅接近32%,今年全省煤炭产量首次突破亿吨级大关已成定局。 然而,近年来,每逢全国性电煤紧张,我省常常不幸成为其中形势最危急的一个。2004年4月12日,全省12家大中型火电厂除合肥二电厂外,都只有半天的存煤量。6天后,全省无煤停机容量达80.75万千瓦,电力供需缺口达80万千瓦。 那一次,省城合肥市不得不对全市生产型企业实行每周轮休两天的方法,进行限电。 那一次,短短的一个月里,全省共有12天采取错峰限电措施,其中4月13日,全省错峰限电69.5万千瓦,拉电17.5万千瓦。 …… 今年年初,罕见的冰雪天气再度引发省内电煤告急:1月17日上午9时,全省电煤存量仅为26.69万吨,只够发1天多的电。情急之下,我省不得不采取临时性行政干预措施,缓解燃“煤”之急。 伴随着冰雪的消融,2月中旬后,我省电煤库存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令很多发电企业意想不到的是,进入3月份后,电煤供应又呈现紧张趋势。4月份以后,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至5月底,我省电煤库存已低于7天的警戒线,其中池州电厂存煤仅够使用1天半。我省也由此成为电监会公布的迎峰度夏前即陷入电煤危机的4个省份之一。 对此,省内某发电企业负责人叹息:“往年四五月份是储煤的最佳季节,而今年却成了求煤、抢煤的季节。”而一些煤电行业外部人士则一脸茫然:“我们是产煤大省,怎么最早遭遇电煤危机?” 省内电煤为何提前告急 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省内电煤提前告急,直接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全国性煤炭资源紧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我国煤炭产量25.2亿吨,涨幅为8.4%。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全国火力发电机装机容量达到7亿多千瓦,同比增长14.4%。行业的持续增长形成对煤炭的持续供应压力。另外,去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对煤矿的安全整顿力度,部分煤矿特别是地方煤矿大量停产,也加剧了今年的煤炭供应紧张局面。 二是省外来煤兑现率低。今年以来,受自然灾害、全国性煤炭资源供应量不足和铁路总体运力紧张等多种因素影响,省外来煤兑现率非常之低。来自省经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统调电厂省外铁路运力合同为371万吨,按时序供应1-4月份仅兑现33%;我省沿江电厂在长江上游共签订年度电煤市场合同460万吨,1-4月份实际到煤63万吨,仅占13.6%。 三是运力紧张。我省迎峰度夏期间电煤总需求量为1800万吨,其中需要纳入运力平衡的省内电煤总量为1415万吨,如全部通过铁路运输,按3个月计算,日均需要发运15.38万吨,日装车量需达2480车,而上海铁路局可供我省电煤最大运力也只有1800车,与我省的实际需求量相比存在较大缺口。 省内电煤告急,更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位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国家原来实行煤炭市场化政策的初衷,是在发电企业计划用煤都得到确保兑现之后,放开煤炭的价格,让煤炭生产企业从市场中获得部分回报,而现在,市场煤成为所有煤炭企业最诱人的蛋糕,而计划煤反倒成了煤炭生产企业无奈的包袱,煤炭企业没有动力供应电煤。目前,市场煤与电煤差价每吨在300元以上,算一算账,哪个煤炭企业舍得将煤当作电煤卖给发电企业? 故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电煤告急,并非省内煤炭产量不足以供应发电企业,而是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之间价格和利益上的失衡。电煤频频告急现象归根结底反映的是计划和市场的体制矛盾、行业界限造成的行业对垒的矛盾、垄断和市场之间的矛盾。 莫让“电荒”预言成现实 早在5月初,就有业内人士预言:随着煤炭供应的进一步紧张和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电荒风险在加大,如果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今夏,可能再次爆发严重的电荒。 临近夏季用电高峰之际,电煤供应短缺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不过令人欣喜的是,提前到达的电煤紧张形势,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方面多次召开电煤供应紧急协调会议,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协调电煤供应。 为了确保省内电煤运力平衡,省经委等有关部门采取了大量措施,如:组织煤电企业突出重点抢运省内电煤,积极与上海铁路局协调请求增加运力,开辟省内电煤公路运输“快速通道”,协助电力企业增加自备列车。 为了应对省内电煤紧张局势,有关部门一再强调“皖煤保皖电”,并将迎峰度夏期间省内电煤保障任务分别下达给了省内四大矿业集团。 眼下,省内各大发电企业在亏损严重的情况下,仍从稳定大局出发,积极行动保发电。大唐安徽分公司6月1日起在系统内开展以“储电煤、增电量”为主要内容的百日攻坚活动,把保证电煤供应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以电煤合同为基础,以解决缺口为重点,力求确保迎峰度夏和奥运期间有充足的燃料供应,确保今年新投产机组的电煤和运力得到落实,确保主力机组不因缺煤而停机。 日前,省物价局发布公告,自6月19日起至12月31日,对全省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省内煤炭生产企业供发电用煤,包括年初签订合同的电煤和省政府4月10日专题协调会确定的增供电煤,其出厂价均以6月19日实际结算价格为最高限价;当日没有交易的,以此前最近一次实际结算价格作为最高限价。 但愿种种努力能尽快让省内告急的电煤形势转危为安,使“电荒”的预言永远停留在预测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