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我市打造阳光财政

    打造阳光、高效、法治财政,是提高财政运行质量的需要,更是普惠民众、强化反腐倡廉力度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市财政局以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强化监督管理为抓手,在建章立制、源头治理上下功夫,依法理财治税,着力让公共财政阳光普照民众。
  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市财政收入连续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04年以来,全市财政收入先后跃上30亿、40亿、50亿元台阶。2007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8.16亿元,是2003年的1.97倍,年均递增18.5%。财政收入从2004年的30亿元到2006年的超40亿元(45.3亿元)用了三年的时间,从2006年的40亿元到2007年的超50亿元(58.2亿元)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数字,昭示着我市经济社会已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彰显出日益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成果正在释放。在全市“追赶跨越、奋力崛起”的奋斗进程中,公共财政的职能和资金导向、杠杆作用正在显现。
   建立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财政运行机制,是确保公共财政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
    近年来,市财政局结合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强化机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和落实,使机关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健全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等30余项相互制约的严密制度,形成了集中支出、归口管理、统一检查的财政管理模式。在干部职工监督管理方面,实行廉洁自律告诫制度,制定《信访反映通知书》和《廉洁自律告诫书》,防止以权、以职位或工作之便谋取私利行为的发生。在财物监督管理上,实行审计工作“一票否决制”。规定凡在内部审计或外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科室和个人在年终评比中一律不得评为先进,违规人员不得提拔任用。并主动与市检察院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系制度,对易发职务犯罪的岗位和环节加强监督制约,杜绝了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是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该局在监督重点上以财政预算支出为核心,重点对农业、社保、教育等资金支出进行专项检查。2006年度在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检查中,查出预算执行不规范、非税收入上缴不及时、违规使用专项资金、违规支出等8个方面的问题,涉及各类违纪违规金额5340万元。据统计,2006年至2007年,市财政局在对198户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中,查出资产不实35564万元,所有者权益不实78870万元,收入不实42143万元,费用不实35384万元,利润不实7093万元,查补税款1425万元。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确保公共财政稳步增长,惠及民众的必由之路。我市从2005年4月起,全面实行“单位开单、银行开票、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非税收入征管新机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同步实时传输,信息共享。与此同时,我市在2006年对市直264个预算单位各类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撤销,共计1150个,划入财政特设专户资金3.5亿元。2007年7月成立的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在对市政基础设施、征地拆迁安置补偿、重点工程配套项目及财政专项支出等43个项目评审中,涉及总投资13.77亿元。目前已审减资金1.02亿元,综合审减率达12.42%。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