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民生工程暨财政工作会议,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两项工作进行专门研究部署,旨在贯彻落实全省民生工程暨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使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工作得以更好的推动。市委副书记、市长肖超英,市政协主席张金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方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斌出席会议。市政府秘书长宋圣军主持会议。
近年来,我市组织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逐年增多,不断延伸到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民生工程框架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通过民生工程的实施,使得困扰老百姓生产生活的诸多难题,如“住房难”、“看病难”、“生活难”、“行路难”得到部分或基本解决,2007、2008两年,全市投入民生工程的资金累计达30多亿元,惠及500多万城乡居民。2008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努力克服各种减收因素的不利影响,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6.4亿元,顺利跨越60亿元台阶,比上年增长14.2%。县级财政收入更是增势强劲。
会议指出,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7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必须大力增收节支,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必须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有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强化“三农”基础地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今年我市将在省定28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实施8项,共组织实施36项民生工程,需要投入资金24亿元,各级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优先保证民生工程项目配套资金的需要,把筹措民生工程资金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陶方启在会上要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多一些忧患意识,将民生工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丝毫不能懈怠。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我省民生工程提出的“一项一项狠抓落实,不断抓出成效”的要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民生工程上,把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改善民生上,不断提高民生工程实施能力和水平,使民生工程成为广大群众的幸福工程。
陶方启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尤其是财政部门既要看到工作中的困难,又要看到工作中有利的一面,提振信心。要强化大财政理念,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强化收入组织工作,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强化科学理财理念,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全面推进全市36项民生工程,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会上,陶方启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09年度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