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迅猛。然而,实体经济的需求是否真的有这么大?这些资金有多少流入了实体经济,又有多少流入了房市、股市?对此,cbn记者走访了宁波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开元集团。今年,开元集团意外地享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由于暂时没有用款项目,银行贷款成了躺在账户里的存款,而企业还要为此付出大笔的利息成本。
开元之惑
郭茹
看到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在不断增长,你会欣喜还是发愁?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总,开元集团董事长陈妙林近期陷入了发愁的境地。到今年5月底,开元集团在银行的人民币存款达到了5.4亿元,陈妙林坦言,经营开元这么多年,他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银行存款。而这笔“巨资”颇让陈妙林头疼。“这些钱不知道怎么用出去,还要支付大笔的银行利息。”
原来,这些银行存款并不是来自开元集团自身经营收入的增长,而是由银行贷款转化来的。
“今年的货币投放量是从未有过的宽松,”基于目前的境遇,陈妙林认为,这是由于今年信贷环境宽松,导致流动性过于充裕所致。
不得不接受的贷款
开元集团是一家经营酒店和房地产的民营企业,总部位于宁波,在全国前十大酒店企业中排名第八,也是其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作为民营企业中实力较强的一员,开元集团今年意外的享受到了商业银行的青睐。
“以前贷款都是我们去求商业银行,但今年来有多家银行都是主动上门要贷款给我们,”陈妙林说,“以前都需要土地抵押之类,现在只要担保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以前从未有过。”
受宠若惊之下,开元接受了多家银行的贷款要求。但在暂时没有用款项目的情况下,这些贷款成为了躺在银行账户里的存款,而开元还要为此付出大笔的利息成本。
“现在6月份过了,我们正想办法把该还的贷款还掉,另外就是拿出去买地。”陈妙林说。
开元刚刚拍下了杭州地区的一块地皮,但陈妙林透露,“面粉的价格已经超过了面包的价格,”买地的价格已经跟现在卖房子的价格差不多了,“这其中一定有泡沫”。
他认为,贷款的宽松是造成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原因之一。开元在用这些贷款买地,不排除其他非理性的企业会将拿到的资金投资房产、股市等。
部分贷款趴在银行账户上
开元的问题应该不是特例。
到今年5月份,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了5.8万亿元,6月份可能又将超过1万亿元,即使考虑到积极财政政策对于银行贷款起到的巨大的拉动作用,信贷的增长之势仍让人大跌眼镜。实体经济的需求是否真的有这么大?这些资金有多少流入了实体经济,又有多少流入了房市、股市一直颇受质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在日前一个论坛上表示,约有一半的信贷资金在金融市场内循环,其中,约30%的信贷资金流入票据市场,约20%流入股市。
一股份制银行上海某支行负责人表示,虽然对有20%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并不赞同,但他也认为,的确有大部分资金没有流入实体经济。
他对cbn记者表示,今年虽然放出了大量的贷款,但有大部分的贷款并没有用出去,而是趴在银行账户上成为存款,其中很多转化为定期存款,包括一些政府项目贷款、国有企业贷款等。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信贷资金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中。”上述人士称。
民营企业经营环境仍堪忧
郭茹
除了“手头宽裕点”,开元集团董事长陈妙林认为,民营企业整体经营环境是在变得更差。
一方面,“4万亿”的政府投资获益的更多是国有企业,拿到项目的民营企业是少数,而有政府背景的企业也在更多涉足竞争性的商业领域,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被削弱。另一方面,在大企业面对用不出去的贷款而发愁的时候,大量的中小企业却因为得不到资金支持而纷纷倒下。
宁波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张鑫藏对cbn记者表示,宁波的中小企业目前的形势非常严峻。以前经济好,获得银行贷款都十分困难,现在形势不好,要获得银行贷款更不可能了。自去年底开始,银行收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让中小企业非常紧张,中小企业包括不少中小企业融资公司,今年来倒掉了一大片。
而在某股份制银行人士看来,银行倾向于给国有企业贷款则在情理之中,是银行规避风险的选择。
“贷款给国有企业或者政府项目,如果出了问题可以找他们的上级部门,可以协调解决,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如果出了坏账,银行就没办法了。”他说。
“这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一个悖论,或者说难以解决的一个困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说。
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魏加宁建议,应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并且放宽中小银行设立限制,发展与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的民营中小银行,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等。
货币政策过度宽松?
郭茹
获得并不需要的贷款,对企业来说需要付出额外的利息成本,但对银行来说则没有什么不利,“贷款放出去可以有利息收入,同时存款也增加了。”但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为何仍如此强烈?原本为周期性行业的银行业为何却在逆经济周期而为?
对于贷款增长的原因,业内人士总是首先将其归结为贷款额度限制的取消。由于去年贷款额度控制使得该贷未贷的贷款被压下来,今年年初各家商业银行首先就是忙着将这些贷款放出去。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巨额财政投入启动了大量的政府投资项目,这些项目遂成为各家银行争抢的“香饽饽”,拉动了大笔的信贷资金。除此之外,大的国有企业和实力较为雄厚的民营企业也成为银行的放贷目标之一。
但很多专家学者都对货币政策提出质疑,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不是适度宽松而是有些“过度”宽松,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有不少隐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就曾指出,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几个后果:一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容易推高股市、房地产价格,形成新的金融泡沫。而目前来看这一苗头已经出现。二是地方政府吸引了过多的资金,使贷款风险过度集中,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捆绑在一起。三是国有企业越来越壮大,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得不到应有的贷款,越来越困难,导致企业分化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