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时下,潜山县发展热潮迭起:县内一批批个私业主走进沿海地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一批批客商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走进潜山,开办企业创大业;大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一幅幅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场景展现眼前。今年1-6月份,全县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6.3%、30%、16.4%,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潜山县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针对当前“经济总量较小、工业化水平不高”的基本县情,确定“突出大项目,主攻开发区;立足高品位,打造旅游城”的两条主线,统筹推进全县工业、旅游和城市发展,在谋划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建设大产业上下功夫,在提升城市品位、树立旅游品牌、扩大经济载体上求突破,进一步强筋壮骨增实力,努力实现“全市争一流,全省争上游”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县加快开发开放,全面落实“东向战略”,内优环境,外造强势,以主人翁的姿态加速融入泛长三角,着力推进经济转型。一方面,建立和完善重奖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机制,围绕做大做强医药化工、机械机电制造等优势产业,大力提高纺织服装、制刷、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在上下游产品开发、关联企业转移上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周边城市发展规划,与相关企业加强战略合作,积极融入周边地区相关产业链,推动县内主要产业由资源型、粗放型向加工型、集约型转变。
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是该县推进产业转型的主要着力点。为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潜山经济开发区将今年确定为“规范建设、规范服务年”,力争把软环境做优,建立一个快捷、高效的工作服务新体系,以更加优越的服务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氛围。同时,积极落实企业帮扶政策,加快重点企业技改扩模进度,大力培育带动型骨干企业,力促卫康生物制药二期、精科大马力拖拉机、华业丁位内酯二期等重大项目实施,着力培育“旗舰型”企业。今年开发区力争建成20万平方米安置房,引进2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实现区内财政收入8000万元。
在加快城市发展上,按照现代旅游城的要求,立足现有的城市框架,加强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实施城市路网、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基础建设项目,对县城河流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以县城为龙头,加快县城至野寨段旅游度假区建设,建成环天柱山特色旅游服务,规划和建设好特色街区、专业市场、养生休闲中心等;抓好现有的1个五星3个四星级宾馆建设,推进“吃、住、购、娱”等旅游要素的相对聚集,大力发展旅游接待服务业,把潜山建设成为泛长三角“后花园”,为县域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