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中国羽毛球队是一支优秀的团队,极具亲合力的教练团队和队员们深受网民、球迷喜爱。北京时间9月2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副主任、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做客新华网,就国家羽毛球队的训练、备战情况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国羽并非“天下无敌” 在上个月结束的羽毛球世锦赛上,中国羽毛球队获得4金3银的成绩,平了历史最好成绩,也是21分制以来,中国队取得的最好成绩。李永波说:“雅典奥运会后世界羽联采用21分制,使羽毛球这项运动产生了很大变化,竞争更加激烈,偶然性也增强了很多。再加上这次世锦赛是在印度举行,安全问题、卫生问题、天气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比赛环境不是很理想,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在谈到中国羽毛球队是不是已经“天下无敌”时,李永波表示,大家通过电视、媒体报道看到中国队最后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回过头来看,每一块金牌、每一块奖牌赢得都是异常艰难的,每一场比赛的胜负都在毫厘之间,所以,中国羽毛球队并非“天下无敌”,必须居安思危,否则荣誉就会离我们而去。 2009年9月2日,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做客新华网,就国家羽毛球队的训练备战情况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图为李永波做客新华网访谈直播间。新华网 陈杰摄 尊重“海外军团” 近年来,羽毛球“海外兵团”在逐渐壮大,尤其集中在女单项目,法国队的皮红艳、荷兰队的姚洁、中国香港队的周蜜等,对于这些中国羽毛球队昔日的队员,李永波表现出了“大国风范”,他说:“中国女单运动员从不缺乏人才,年轻运动员一代代、一批批地成长起来,一些老运动员受到伤病的影响及位置的冲击,发展空间缩小,所以她们选择到国外发展。在那里她们成绩是最好的,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选择留下来,这很正常。我们要展现大国风范,并没有‘闭门自守’限制运动员出去,而是给了大家更大的空间让她们施展才华。” 对于这些“海外兵团”会不会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对国羽造成威胁,李永波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不应该把海外兵团和国家队对立起来,尽管她们代表的是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但她们是中国培养出来的,是中国的血统,站在领奖台上她们依旧是中国人。尽管在比赛场上你争我夺都想拿冠军,但是她们也是为中国人争光。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年轻人的成长,激励她们超越老运动员,帮助年轻运动员尽快成熟起来。” 2009年9月2日,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做客新华网,就国家羽毛球队的训练备战情况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图为嘉宾认真听取网友提问。新华网 陈杰摄 中国羽毛球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担负重要角色 中国羽毛球运动伴随着祖国强盛,不断发展、成长、壮大,在新中国体育60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汤仙虎等人将印尼羽毛球技术带入新中国以来,几代人都为新中国羽毛球的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其中有不少无名英雄,值得我们尊敬。正是有了几代人的贡献,才使得中国羽毛球从低谷走向辉煌,也在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担负了重要的角色。”李永波表示。 要着重培养队员荣誉感 伴随着中国体育蒸蒸日上地发展,中国诞生了不少国际体育明星,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明星“耍大牌”、“不服从教练指挥”的现象,作为乒羽中心副主任,国家队总教练,李永波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秘笈。“作为教练首先要让你的队员信服你、佩服你。”李永波说,“要关心队员,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有个性。给他们宽松的空间,允许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保留自己的特点。” 同时,李永波还表示,教练要着重培养队员的荣誉感,让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祖国人民的希望,担负着升国旗、奏国歌的任务,所以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损害集体的荣誉。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在这个集体里生活很光荣、很自豪,要完成自己的使命。 文化水平决定运动成绩 运动员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运动员由于训练和比赛牺牲了大量系统学习的时间,国家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部分高校为优秀运动员制订了特殊政策,为运动员上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出现了一些运动员“混文凭”、“混学历”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李永波表示,运动员的学习要和普通学生有所不同,有些课程运动员可以多学一些,而且在时间安排上,在不影响比赛的情况下,牺牲一些训练是可以的,如果学习合理的课程,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出现。 李永波还说:“学好外语很重要,有利于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进行交流,也有助于提高中国运动员的国际形象。我和李宁、蔡振华、周继红、蔡斌创办了一个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为运动员请外教,提供一对一的教学。” 李永波认为,一个运动员的自身文化水平、文化素养的高低将决定他在运动场上的成绩。“理解能力和文化水平与运动成绩是有直接关系的,你文化水平高、理解能力强,你就能在比赛场上驾驭比赛,你会比别人更聪明,你会把很多辩证的方法和思想结合到运动场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