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四川省江油市的中国女留学生魏了(音)在其悉尼的住所遭遇入室抢劫,逃离时从阳台跌落,将18岁的年轻生命永远留在了澳洲土地上。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呼吁在澳的中国留学生和中国公民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人身安全警钟长鸣
有留学专家指出,此事虽属突发事件,但从最近几年不断发生的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遭遇人身安全事故的情况看,伴随着留学生低龄化趋势,留学生人身安全问题日渐突出。
今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2008年第2号留学预警,提醒赴英国留学学生注意人身安全。而就在教育部第2号留学预警不到一周,来自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的消息显示,今年以来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安全案件发生率高,车祸、冲突、被抢、被盗等事件发生20余起。
留学专家代傲莉指出,随着出国留学人员的增加,特别是年轻学生的增加,人身安全事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很多留学生为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社会而加强了与当地的交往,这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而留学生年龄较小,阅历较浅。因此,需要设置各种版本的‘防火墙,以保护自己。”
预防五类安全隐患
留学专家黄进指出,留学生在海外屡屡遭遇人身安全事故,主要有5个方面的隐患。
首先是自我保护意识差。由于很多留学生对海外学习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景,且因年龄较小阅历有限,对各种困难估计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留学生在出国前就应该进行充分的人身安全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是人为事故。很多时候,留学生在海外遭遇不测是因为“天灾人祸”。留学生万一发生意外则首先要与中国驻当地外交机构联系,请求帮助;二是与当地中国留学生组织联系,请求当地华人媒体多方呼吁,包括在网上发出呼吁;三是尽量请律师,可以通过当地法学院的教师或者学生找到免费律师;四是提出高额民事赔偿;五是按国际惯例办理保险。
三是交友不慎。留学生为尽快融入当地文化生活,会与当地人打成一片,“交友不慎”的问题随之而来。因此,在海外选择朋友品行好是最重要的标准,宁精勿滥。
四是不遵守当地法规和习惯。很多留学生在国内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到了国外难免会表现出来,如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拘小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这样容易造成当地人反感。因为出格的行为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实在是不值得的。
五是突发事件。发生在2003年的俄罗斯友谊大学失火事件就属于典型的突发事件,在国外,常见的事故多为交通事故、财物遗失、生病等。由于出国留学的群体大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历,因此如果遭遇的事故较为严重,留学生应尽快与当地中国使领馆联系,同时报当地有关机构要求给予必要的调查或协助。
多种渠道自我保护
有留学专家建议,留学生要在主观上有防范人身安全的意识,在国外须把握我国驻所在国大使馆、领事馆的通讯方式,包括联系地址、电话、传真等,详细了解外交部2008年插图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中的注意事项。留学生还可以加入当地华人、华侨联谊会等群众性组织,碰到问题可方便得到援助。
作为留学生,在远离国内的亲人、朋友及一切社会关系的新环境中,一切都要独自面对,因此必须对所在国的法律有所了解,并且要尊重所在国社会的生活习惯。首先要具有相当的鉴别能力和自制能力,比如慎重交友,不惹是生非,不忌富也不露富。切记不要随便向一般的人透露自己的住址、住宅电话,不要在深夜外出或到偏僻复杂的场所。
此外,留学生在出国前一定要选择好留学中介,特别是能提供从出国前学校资质的第一手把关以及人身安全教育和周全的海外延伸服务的中介机构,最大限度避免留学生在海外遭遇不测。
近年中国留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回放
2006年4月,来自中国浙江义乌市的留学生万彪在新西兰奥克兰遇害;
2007年10月,赴澳留学只有一年的中国留学生焦丹在澳大利亚珀斯市郊遇害;
2008年3月,天津籍留学生闫明在巴黎市中心与当地青年发生冲突,被刺4刀,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8年4月,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24岁的中国留学生于明辉在校区附近为摆脱劫匪而遭遇车祸,当晚抢救无效而身亡。
留学安全小贴士
1、在夜间回住所时,应在到达住所之前备妥钥匙,于最短时间内进屋,并随时注意是否有人跟踪或藏匿在住处附近的死角;
2、皮夹内放有自己的名字及亲友名字、电话的小卡片;
3、如果与人合租房必须约法三章,不得随意将钥匙交给其他朋友,避免出入人员复杂;
4、行车时,一定要把车门反锁。若有人驾车搭讪,可朝与其驾车相反方向迅速离开;
5、重要证件宜留影本,证件、信用卡号码都应另外记录下来;
6、外出旅游前,通知邮差暂停送信及报纸,或请朋友、邻居代为处理;
7、要注意防火。事先了解住所附近的逃生路线、楼梯、出口等,并确定其通畅。要求房东装设油烟警报器。检查家中电器用品的电线有无断裂等现象,炉台、炒锅及油烟排气口应防油垢。将消防队、警察局电话号码贴在靠近家中电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