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女排队员周苏红悉心地照料躺在病榻上的汤淼,王敬之感同身受。“人得意的时候,也许不能读出感情的真谛。而在失意的时候,你会深切地感受到真情的力量。”在王敬之饱受股骨头伤痛困扰的时候,谭雪一直坚定地陪在他身边,她曾经和他说:“即使你真的不能动了,我也要和你在一起,我会做你的腿。”说这些话的时候,王敬之的眼中有泪光闪过。 从2004年年底开始,王敬之总感觉腿疼。开始并没有太在意,到2005年年初的时候疼痛越来越厉害,最严重的时候,他只能一个人躺在国家队宿舍的床上不能下地。队友们都去训练了,他只能在疼痛中望着天花板想心事。谭雪默默地陪在他的身边,看着心爱的人难受,谭雪的心里像刀割一样。“雪雪有时候会给我唱歌,她想尽一切办法,就是希望分担我的痛苦。”疼痛实在忍不住了,王敬之打电话给天津佩剑队总教练李绍春。李指把敬之接回了天津,带着他去天津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股骨头坏死。天津体工大队的队医都有些不相信这个结果,毕竟,得这种病的大多是老年人,像王敬之这么年轻的人,而且之前也没有受过伤,怎么也会这样呢?到乐园医院复诊的结果依然是股骨头坏死。敬之开始害怕了,因为他听说得了这种病基本上就算残废了,更别说练击剑了。一些传言开始弥散:敬之可能会残了,谭雪还会和他在一起吗?而敬之从来没有怀疑过谭雪的感情,他坚信谭雪不会离开他,他曾说:“如果我真的不行了,我会让她离开我。”而谭雪只说了一句话,“即使你真的不能动了,我也要和你在一起,我会做你的腿。”这句话,是王敬之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他说,他看到了谭雪的心。 关于那段时间的记忆,是充满了中药味的。中药是在医院熬好装袋的,每天要喝3至4袋,到医院一取就是一个疗程的,要100多袋。喝多了都想吐,可是想想这是治病的,好了就可以继续练击剑,王敬之忍住了。4个疗程,王敬之喝了300多袋药(后来的疗程开始减量)。3个月下来,医生都已经很难在他的手臂上下针了。这还不算,伤处还得敷膏药,一贴膏药一敷就是一个星期。天热的时候,皮肤痒的厉害,过敏的地方从红肿到破了。“那时候,天天不停地吃药、输液、敷药,还要进行理疗。真觉得自己是个病人了,都快烦死了。” 谭雪一直不喜欢去医院,她不喜欢那里的味道。但是,在王敬之有伤病的日子里,谭雪一直陪着他,为了心爱的人,她愿意做任何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次的复查结果显示,敬之的伤逐渐恢复了。每一次复查都是好消息,敬之开始忘记自己的伤了。受伤的日子里,王敬之想了很多,有一点最肯定的就是,谭雪是他这辈子都要在一起的人。 “经历过低谷再往上看的时候,感觉真的会不一样,心里更踏实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静心,我赢了,我用胜利证明了自己。”谭雪赛后这样表示。 全运会之前,由于种种原因,谭雪从国家队回到了地方队。回家的感觉总是亲切,她开始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出征前,谭雪一直不愿意谈卫冕,她希望低调面对即将开始的比赛。 第一场比赛,谭雪打得有些紧。“第一场我还不是太适应场地,早上比赛,观众不多,场馆又大,感觉挺旷的。后来就好多了,逐渐进入了状态。”谭雪所处的半区堪称死亡之组,国家队选手扎堆儿。谭雪、黄海洋、倪红、包盈盈,就是国家队征战北京奥运会的全班人马。15∶9,胜黄海洋没有任何悬念,谭雪顺利挺进4强。 真正的硬仗在半决赛,谭雪开局以1∶6落后。“那时候确实挺着急的,感觉一下子就分神了,有一瞬间精神怎么也集中不到剑道上。好在这样的时间不长,我及时调整了战术,找到了有效的得分手段。” 再次获得全运会冠军,但谭雪现在的心情和4年前不一样,“感觉更平静一些。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最大的目标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2008年我留下了遗憾,我期待能在2012年弥补。” 我的冠军你的新娘 “都是夺冠,但是现在的心情和4年前不一样,感觉更平静一些。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最大的目标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2008年我留下了遗憾,我期待能在2012年弥补。”谭雪。 谭雪为天津队挑落十一运会击剑首金 半决赛开局以1∶6落后,对手是国家队“当红花旦”倪红,谭雪能追回来吗?所有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而奇迹就在此刻上演,15∶12,谭雪上演了惊天大逆转。这一刻,谭雪激动地呐喊,全场为之沸腾。 决赛一路领先,即使在被对手追平的那一刻,谭雪仍镇定自若。进攻,灯亮,比分定格在了15∶11。当手中的利剑刺中最后一分时,谭雪摘下护面,兴奋地蹦了起来。挑落十一运会击剑第一金,谭雪又一次证明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女佩第一人。 为了保存实力,谭雪在上午的小组循环赛后仅排名第八进入单败淘汰赛。随后,谭雪一路奏凯,战胜3个对手后晋级4强。由于下午没有比赛,谭雪养精蓄锐,美美地睡了一觉。半决赛在17点开始,对阵倪红,谭雪的开局非常不利,陷入了1∶6的被动局面,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还好谭雪没有慌乱,及时调整了技战术,接连失分让倪红变得异常急躁。15∶12,谭雪最终实现了逆转。 等待决赛开始的时间里,谭雪在运动员通道的一个角落休息。决赛对手朱敏跑过来,异常兴奋地说着自己的比赛。面对“喋喋不休”的小姑娘,谭雪一直微笑着倾听。那个女孩真的是太激动了,晋级决赛出乎了她的意料。但是她知道,谭雪不会给她机会,就像她自己说的:“我还要和雪姐好好学习。” 决赛开始了,谭雪一路领先,天津队士气大振,助威团打出“天津击剑队加油”的红色条幅,小喇叭吹得震天响。男佩队员刘明悦手中举着两幅谭雪的大照片,他声称自己是“忠实的雪丝”。在加油声中,谭雪彻底爆发了,即使在被对手追成10∶10平时,她丝毫没有慌乱,果断出手接连得分,最终以15∶11锁定胜局。 谭雪的脸上挂满了汗水,晶莹的汗滴映衬着她的喜悦。红色的领奖服,金光灿灿的十一运会金牌,映衬着谭雪更为灿烂的笑容。这一次没有泪水,谭雪高举双臂,用微笑向众人展示了她的成功。 敬之比谭雪更紧张 “我从心底佩服她” 要说谭雪这4年过得怎么样,没有谁比王敬之更清楚。“夺冠军难,卫冕更难。这4年,谭雪真的太不容易了。陪着她走过这4年,看着她又实现梦想,从心底为她高兴,更佩服她。” 谭雪在场上比赛,看台上的王敬之异常紧张,他觉得自己上场比赛都没有这么紧张过。他一次次激动地站起来,握紧拳头,身边的队友不时安慰他,放松些,肯定没问题。半决赛,谭雪开局落后,王敬之给谭雪的家人发信息汇报情况,信息刚发出去,谭雪爸爸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家里都特别着急,马上打电话问我到底什么情况,后来听说扳回来了,才放心。”半决赛后,谭雪在运动员区休息,王敬之走过来和她交流了技战术方面的问题,并嘱咐她要放松,别想太多。“雪的压力挺大的,那么多人都在关注她,她也很想用胜利证明自己。我跟她说,就当赛场是给你搭建的舞台,你就去展示自己,为观众献上精彩的演出,不用想裁判到底给你打多少分。” 今天,王敬之将踏上征程。同样,他也不愿过多谈论卫冕。“我注重的是过程,希望享受比赛。我现在还是像4年前一样,把自己当‘黑马’,去冲击对手。当然,我会全力以赴,希望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走得更远一些。” 我们结婚了!今年3月,小两口领了小红本 北京奥运会上的意外失利是谭雪和王敬之人生路上的一道坎。那个夏天,他们彼此安慰、鼓励着对方,用那份真挚的爱温暖着对方。痛着你的痛,快乐着你的快乐,北京奥运会的路上,他们牵手一起走过……那是人生的一段低谷,走过去,他们迎来了崭新的2009。7年的相濡以沫,他们决定给对方一生的承诺。3月2日,他们登记结婚了。明年的6月6日,王敬之将以一场盛大的仪式正式迎娶谭雪。 2008年8月8日,当很多对幸福的年轻人都去登记结婚的时刻,王敬之和谭雪正等待利剑出鞘。“我们还年轻,现在暂时还没有结婚的打算,再等等吧。也许,就在明年,全运会之后,我们会考虑的。”那时候,他们这样说。身边的队友有的结婚,有的生子,他们觉得,7年的爱情长跑也需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于是,2009年3月2日,他们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决定——登记结婚。选日子并没有特意请人查看黄历,他们只是周末从国家队回天津的时候顺便去办这件事。“我们一直在国家队训练,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回天津,那个周末回来,在民政局找了个熟人,办得特别省事,就花了9块钱工本费。登记完之后,我们买了套煎饼果子就坐车回北京了。”因为心中早已认定彼此,所以对于登记这样一个程序,他们不想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拍结婚照的时候,还出了乐子。“我太高了,头都把后面的字挡住了,工作人员让我稍微蹲一点,还给雪的脚底下垫上了一个木块。旁边还有一对照相的,他们都比较矮,还特别羡慕我们呢。”想着当时的情景,王敬之一直觉得挺好玩。“决定登记的时候,我的心情特别平静,不像有些女孩说的那样有‘恐婚症’什么的。但是在登记填表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生怕写错了,当时连身份证号都记不清了。”说这些的时候,谭雪的脸上是平静、满足和幸福。他们已经将结婚仪式初步定在明年的6月6日,当然这必须是在他们没有比赛任务的前提下。王敬之希望用一场盛大的婚礼,来将他和谭雪的爱情带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人生新的旅程也将从那一刻开启。 看着身边的队友们一个个结婚、生子,谭雪忍不住开玩笑说,以后咱们大家的孩子可以组成一个队打团体赛。对于谭雪来说,结婚并不意味着退役。她说会随时听从安排,只要国家队需要,她便会投入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备战中。到时候,她不满29岁。 宁宪奎感叹不容易 “逆境中她爆发了” 谭雪拿下最后一分,宁宪奎冲上剑道激动地和弟子拥抱在一起。“这几年谭雪挺不容易的,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这一年,应该说挺压抑的。夺冠,是一种爆发。在逆境中实现大逆转,谭雪真的超脱了。她用这枚金牌证明了自己,她仍然是中国女佩最优秀的选手。”宁宪奎这样表示。 “半决赛1∶6落后,谭雪当时的精神不是太集中,她运用了已经考虑好的技战术,但在场上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结果,在判断上出现了误差,比较被动。不过,那段时间非常短,谭雪用她丰富的经验及时进行了调整。她很清醒,能够听到教练的提示,及时转换了节奏。”这些天,宁指导和谭雪说得最多的就是集中精力,一剑一剑打,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就在决赛开始前,他又叮嘱了谭雪一遍。 看着谭雪夺冠,宁宪奎从心底为弟子感到高兴。不仅仅是胜利,更让他高兴的是那个生龙活虎的谭雪又回来了。“奥运会后有种种不利因素,但谭雪走出来了,她用行动证明自己依然是最优秀的。谭雪的心理状态并不是外界猜测的那么差,事实证明她是能打硬仗的,逆境中她终于爆发了。带着腿伤参赛,半决赛大逆转,最终夺冠,谭雪真的超脱了,这对备战2012年奥运会非常有帮助。” 谭雪和王敬之的爱情故事 “哭吧,哭出来会舒服些。”一条洁白的毛巾,送到了眼睛红红的谭雪面前。站在她面前的王敬之,像阳光一样拨开了她心中的阴霾,让她感觉很温暖。印象中的王敬之总是带着阳光般的笑容,而现在他一脸真诚地凝视着自己,从眼神中谭雪读到了一丝怜惜,一丝疼爱。那一年,他20岁,她19岁。在那个青葱般的岁月,他们的爱情,在土耳其的世青赛上萌芽。 你我约定 2002年土耳其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谭雪无缘四强,对自己寄望极高的她无法接受第五名的成绩。当颁奖仪式上击剑馆响起美妙的乐声时,谭雪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压抑,一下子哭了出来。也许是当时教练和队友都没有发现,没有人上来劝慰这个哭泣的女孩。就在这个时候,王敬之出现在了谭雪面前。那一刻,没有人知道,在他的心中,她就是自己要保护一生的人。而在她的心中,他就是自己要牵手相依一辈子的人。王敬之每当谈起当时的情景都会说:“是大家(女队的教练和队员)给我的机会,是姻缘更是天缘。”谭雪给出的结论却是:“哼!他是乘虚而入!” 福兮祸兮的故事总是在现实中反复上演,就像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那个射错靶的倒霉蛋在当晚找到了他的梦中情人一样,谭雪也在那次失利之后找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他。早在2005年十运会,两人双双折桂的那一刻,我就想写写他们的爱情。那时候,他们说,再等等吧。时间可真快,转瞬又是一个4年,终于到了我们相约的时刻。 你情我愿 心有灵犀的人,语言会显得苍白。很多时候,他们只需要一个眼神,对方就能够心领神会。他们的交往是低调的,以至于很长时间,都没人发现这个秘密。“因为我们都是塘沽的,有时候一起回家,家里人只是知道我们的关系不错,但不知道我们在谈恋爱。”王敬之说,“我爸妈一直很喜欢雪雪,他们觉得雪雪不仅成绩好,而且懂事、稳当,不像有些女孩那样浮躁。”在王家父母的眼中,谭雪就是标准的好儿媳。同样,在谭家父母的心中,王敬之也是好女婿的不二人选。“敬之这孩子心眼特别好,对我们也好,关键是对雪雪好。两个孩子在一起总是特别开心,看着他们幸福,做父母的就满足了。”王敬之性格比较外向,而谭雪则比较内向,他们属于互补型。两个人在一起,在平静中总有让他们很满足的快乐。 你牵我手 2003年,同在北京国家队训练的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彼此为对方买一枚戒指,谭雪后来告诉我:“当他牵着我的手帮我戴上戒指的那一刻,我认定这就是我要相伴一生的人。”对于他们来说,不用语言,一生的承诺就这样许下了。每个人都会记得,多哈亚运会夺冠的那一刻,王敬之激情亲吻无名指上那名戒指的镜头。他说,爱情给他带来了好运,是他前进的动力。“这么多年了,我们觉得对方就是自己的亲人,谁也离不开谁。”当他们终于大大方方说出自己的爱情时,我看到的是那份平静中的知足和深深的幸福。(苏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