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安庆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2009-10-21 10:14:21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积极谋划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初步形成了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大市建设相互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市委将文化体制改革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文化强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宣传部门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和具体指导,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005年,我市被确定为全省五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之后,先后组织5批文化体制改革调研组,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安庆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方案先后修订5稿,于2007年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讨论通过,并在全市执行。
        切实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2007年,我市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三局合一”,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并加快广播电视台组建步伐。目前,我市改革进展在全省名列第三。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成绩突出,2008年我市被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单位。
        我市在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中,一方面,以表演团体改革为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撤销了原6家艺术表演团体,重新组合成2个黄梅戏剧团和杂技团、京话剧团;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黄梅戏艺术影视发展中心、广播电视服务公司顺利完成转企改制工作。
    “改革,浴火后的新生。”业内人士如此形容表演团体的改革。体制改革,培育和造就了一批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一段时期以来,和全国许多演出单位一样,市直6家艺术表演团体也一度陷入发展困境:无钱排戏,无台口演戏,剧团收入少,演职人员发不下工资,人才严重流失。
      “剧团要吃饭,要生存,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新组建的4家表演团体遵循演艺市场规律,推行“名人领衔制、院团长负责制”;改革用工制度,全部实行招聘的办法,实现职务能上能下、角色能大能小,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基础工资加效益工资,拉开收入档次。
        全新的改革,激发了各方面的活力,充分调动了广大演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一位青年演员说:“现在大家普遍有了危机意识,怕下岗就要好好学,就要不断提高演出水平,创作出好剧目。演出水平提高了,场次增多了,舞台就变大了,演出效益和演职员收入也明显提高了。这样剧团就活了,演职员们创精品、演精品的热情越发高涨。”
        市直4家剧团按市场经济的要求疏通“经脉”后,“体格”也越来越强壮,开辟了崭新的市场天地。改革后4年来,共演出8000多场,足迹遍及23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和国外,进京演出10多次。2007年,4家剧团演出收入470.7万元,是2005年市直6家剧团演出收入112万元的4倍多。
        黄梅戏一团立足本地演出市场,与文采房地产企业合作创办黄梅戏会馆,投入运营不到半年营业收入就突破100万元,实现了“黄梅戏故乡”天天演戏、天天唱戏。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瞄准外地市场,演出收入以5%-10%的速度逐年递增,奥运会期间,新编大型黄梅戏剧《美人蕉》在国家大剧院献演,连演三场场场爆满,每场演出收入均超过10万元。市杂技团加强人才培训,招收了20多名小学员,演员长期在西班牙、保加利亚等国进行商业演出,深受国外观众欢迎。市京话剧团创作排演话剧小品近20个,京剧小戏唱段数十个,各类演出近200场次,民生工程演出50余场,复排大型儿童话剧《回来吧,虚幻世界的朋友》在各学校巡回演出,反响强烈。
        演出成果精彩纷呈的同时,文艺创作也是硕果累累。仅2008年一年,市直艺术院团就创作编排了大型新编黄梅戏《红楼探春》、《徐锡麟》、《美人蕉》。黄梅大鼓《六尺巷》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创作奖。黄梅戏《六尺巷》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图书《父子宰相》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京话剧团的京剧新编小戏《追鸡》获第三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表演一等奖。安庆电视台先后与北京多家单位联合摄制了电视连续剧《男人有情、女人有义》、《天仙配》和《孔雀东南飞》,其中神话电视连续剧《天仙配》在2007年在央视的收视率高居全年播出的37部电视剧榜首,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即将搬上央视荧屏。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文物保护力度加大,开发利用卓有成效;文化产业蓬勃兴起,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三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对外推介文化产业招商项目36个,投资总额29亿美元。截至今年4月,共落实签约项目6个,注册总投资68600万美元。2009年我市列入省“861”重点工程的文化产业项目达13个,总投资额59.86亿元。从2004年至2008年,我市“861”文化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4亿元。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537556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