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庙
古城越来越美了
今天的安徽桐城越来越美了,在桐城文庙的庑廊,正举行当地书法临摹比赛,吸引了年高年少许多书法爱好者参加,有不少作品临摹得酷似古代书法大家的名帖,几乎乱真,映衬出深厚的桐城文化底蕴。
桐城,素有“文都”美誉。当年“桐城派”文风曾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方苞、姚鼐、刘大櫆的文章编入今天的中小学教材。这里,还是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的家乡。新中国成立以来,桐城走出了10万本科生和2000名博士,这是新时代的桐城文化之歌。
文化旅游助文化传承
今天的桐城正将文化旅游业作为城市建设的大事来抓,将“活力文都,休闲天堂”作为文化旅游建设的目标,并以此传承桐城文化。
在桐城这片面积并不算大的土地上,汇集着60多处城墙遗址、老街旧巷、古木寺庙等人文遗存,远近闻名,是桐城文化事业的宝贵资源。为保护历史风貌,桐城采取“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的指导思想,在老城区之外兴建东部新区和南部新城,引导老城区工业企业退出老城,去新城的工业园区落户。将民宅和工厂拆迁腾出的土地,用来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或是建成城市绿地,美化环境,确保文化遗迹完整保存。
桐城文庙,是桐城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遐迩的“桐城派”象征。由于位于老城区中心位置,多年来逐渐被四周的现代建筑包围蚕食,到后来,这座古老建筑被挤在市委和市政府机关大院当中,以至于很多人只知此处是当地市委、市政府,却不知这里竟然是古老的桐城文庙所在。
政府腾出黄金地段
今年7月,为振兴文化旅游产业,桐城市委、市政府搬迁到别处,先租房办公。在腾出的这块黄金地段上,计划投入3亿元,依托现存文庙,在此基础上修复或建设以桐城历代名人故居、桐城派精品文化陈列馆为主要内容的桐城文化博物园。
正在修缮的孔城老街是桐城大力推进文化旅游的又一个缩影。这是一个已有1800年历史的古镇,曾是明清时期桐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随着岁月流逝,如今的老街面临损毁的危险。改革开放前又夹杂进许多不合格建筑,破坏了文化的完整性。为了让老街重放光彩,桐城引进投资8.8亿元的中坤国际休闲度假基地项目,对年久失修的古建筑、古河道、古桥、古渡口进行“修旧如旧”的保护重建,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市委书记王强来到桐城上任不久,就拍板将市委、市府机关从文庙边迁出。他说,今后这里怎样建设,要广泛听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除此以外,桐城还将重点整修和开发距离市区不远处的古镇孔城老街的开发,保存那里的优秀历史遗存。他带领人民日报记者到那里实地考察,充满信心地告诉他们,孔城老街将成为桐城最有竞争力的文化建设项目,在江淮大地甚至在更广阔的地域产生影响,独具古镇特色和休闲特色,将成为省城合肥的后花园——度闲胜地。
如今,来桐城旅游的人多了,文化旅游成为弘扬“桐城文化”的载体,游客徜徉在桐城的文庙、六尺巷、老城街巷、孔城老街、龙眠山、嬉子湖……到处可以感受到“桐城文化”的浓郁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