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沉沉的行囊 满满的爱意

2012-1-16 21:24:35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热线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快过年了,火车站里每一位赶着回家的人都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心情,脸上充满着笑意。回家了,身上的行囊也是沉甸甸的。行囊里装满了每一个赶着回家人的爱,这些礼物,有在外打工的父母带给在家孩子的、也有孩子带给爸妈的、还有丈夫带给妻子的……
  1月14日,记者在安庆火车站随机采访了几位即将回家过年的乘客,和他们聊着即将过去的兔年、他们在安庆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他们的行囊里都给家人准备了些什么礼物、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每个人身边都摆放着大大小小的行囊 摄影:徐勇进 徐火炬

 

对每位旅客来说,如何带着一堆行李上火车真是个“头疼”事 摄影:徐勇进 徐火炬

 

赶着回家的人,脸上充满着笑意 摄影:徐勇进 徐火炬

带了点“苦苦”的东西

人物:商俊雨
年龄:44岁
职业:纸浆厂工人
目的地:河北廊坊
  当天下午,44岁的商师傅一直在乐呵呵地看着记者采访别人。当记者走过去和他打招呼时,他显得格外开心。
  “我一直在看着你采访旁边的那个人,心里还在想,怎么没记者来采访一下我?正想着,你就走过来了。”商师傅开心地说道。
  商师傅告诉记者,他来安庆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老家有个老板在安庆开了家纸浆厂,通过熟人介绍,他也来到安庆打起了工。据商师傅介绍,由于“老板是老乡”的关系,打工的一年多时间,商师傅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自家人不能亏了自家人,你说是不是?”商师傅很是幽默。
  说起对安庆的看法,商师傅表示有话要说。
  “我觉得安庆人真的很好。我刚来安庆时,外出经常路不熟,问路就成了唯一的办法。不管是问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每个人都很客气地告诉我应该怎么走。”商师傅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在街上向一位骑电动车的小伙子问路,小伙子跟他解释半天,可商师傅就是不懂。小伙子一急,干脆用电动车载上了商师傅,把他直接送到了目的地。这事,让商师傅一直记在心里。
  “可惜当时那小伙子走得急,没问清楚小伙子叫什么。”商师傅说道。
  记者注意到,商师傅的行李特别多。商师傅都给家里捎上了什么东西?
  “我这全是被褥、衣服什么的。要说给家人带什么礼物谈不上,就给我妻子带了点‘苦苦’的东西。”商师傅告诉记者,在安庆打工之余,他喜欢上了喝安庆的茶叶。过年回家,商师傅就托这边的工友帮他买了几斤地道的安庆茶叶,带回去给同样爱喝茶的妻子尝尝。
  当被问到明年有什么打算时,乐观的商师傅说:“明年我就不来安庆啦。在家里陪陪家人、顺便打打零工也挺好。”

 

“给老伴带一些经典黄梅戏光碟”

人物:李杨明
年龄:55岁
职业:退休
目的地:北京
  55岁的李杨明是位驴友,前段时间慕名来到了安庆。
  “在安庆一待就是二十多天。去了安庆不少景点,走了走,转了转,挺好。”李老一口的北京腔听起来很地道。
  在安庆的这二十几天,李杨明一个人去的地方有天柱山、花亭湖、六尺巷、巨石山以及安庆老城区的多处特色景点。能够享受这么多的美景,李杨明大呼过瘾。
  “其实很早就想去看看天柱山,这次得偿所愿。在安庆跑了这么多个地儿,安庆的美景没有让我失望。”李杨明告诉记者。
  除了观赏美景之外,李杨明也感受到了黄梅戏的魅力。
  “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在县区,几乎到处都能听到黄梅戏。我记得,许多公园里白天、晚上都能听到黄梅戏,有些甚至就在马路的两侧,都能看到像我这样岁数的人在那拉着二胡、唱着戏。”李老告诉记者,他很喜欢这种氛围。“在安庆待着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不过马上就要过年了。孩子们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催,不回去也不行。”李老说道。
  当记者询问他都带了些什么礼物回家时,李老迅速地回答道:“我这是能带的、方便带的都带上了。”随即,李老打开了双肩包。
  “这是一些经典黄梅戏的DVD光碟,带了几张回去给老伴儿也听听,这是给孙子买的一些安庆特色糕点小吃什么的,这是给儿子买的玉器,这几个瓶瓶罐罐全是安庆产的各种酱制品,给媳妇儿买的……喏,这个包里面也还有……”说着李老又要打开另一个拎包。记者赶紧制止,生怕把他包里面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
  由于当天开往北京方向的火车要到傍晚6点多才到,李老觉得自己来车站的时间太早。“要不是外面下雨,我还想出去溜达几圈去。”李杨明开心地说着:“生命不就是在于运动吗?我这其实就是运动,所以我一点儿也不累。”

 

一块“钢铁”的思念


人物:张天华
年龄:30岁
职业:建筑工人
目的地:山东聊城
  “在安庆待了两年多的时间,我平时没事就会去皖江公园广场转转,看看别人放风筝。”在谈及对安庆的印象时,张天华放开了手中正在看的杂志告诉记者。
  张天华很年轻,但由于工作繁忙,他其实并没有在安庆好好地转转、看看。
  “每天都是在工地上忙,虽然有时候会跟着建筑队跑,但到了一个地方都是一直待在那儿。”张天华说,平时有点闲暇的时间,他就喜欢看书。
  张天华一边说一边打开了旁边的一个挎包,从里面拿出几本杂志来。记者翻看了下这几本杂志:三本是《收获》、两本是《十月》,还有是《小说月报》。
  问起手上拿着的书,张天华来了精神,并和记者讲起了这些书刊的内容。
  “《收获》是巴金创办的,也是我最喜欢的文学刊物;《十月》应该是唯一包含了短、中长篇小说甚至散文和诗歌的刊物;《小说月报》就更不用讲了,里面的每篇小说都精彩极了……”张天华娓娓说来。
  由于舍不得花钱订新的,这些书刊都是他在安庆城区的多处旧书摊上淘来的。“五块钱两三本,十块钱甚至能拿个七、八本,便宜极了。”张天华满意地说道。
  不一会,张天华又从包里拿出了一块用布包着的、长长的铁状物品。物品呈直尺的形状,其长度大约在20厘米左右,宽约2厘米左右。
  “不知道这块铁是干什么用的吧?”张天华笑着反问记者。
  原来,远在老家聊城的张天华的女朋友,知道他喜欢看书,偶尔也去书店给张天华买两本新书。张天华非常珍惜女朋友买的新书,看书时都舍不得压折书的纸张。张天华女友看到后,就找到了这样一块“铁条”,擦拭得干干净净,这样每次看书时,张天华就可以用这根“铁条”轻压着书,再也不用弄折书的封面和纸张了。
  “这块铁我一直带在身边。别人看到了都觉得奇怪,只有我当它是个宝。”张天华笑着告诉记者。今年过年回家,他就要和女朋友结婚了。而那根铁条,张伟华也将当做双方定情礼物之一,送给自己未来的妻子。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