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18名党员义务护路连民心

2012-7-30 21:20:22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热线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圩区内的地理位置形似“盆底”,这里自然灾害频繁,当地曾流传着“陈公下华都,十年九难收,每逢下大雨,心似火浇油”的顺口溜。但是,困难并没有吓倒广大干群———
  枞阳县汤沟镇陈公村18名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义务护路方便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在党员与群众之间修筑了一座“连心桥”,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记者近日来到了陈公村进行采访。
  在陈公村采访时,记者碰到了陈公村党支部书记刘金和。刘金和向记者介绍说,陈公村下华都圩有800余亩农田,全部种植水稻,系村民们的粮仓。该圩田涉及到该村“中季、大全、造庄”3个工作片、12个村民组、700余户、2800多人口。圩区内的地理位置是全镇海拔最低点,形似“盆底”。当地曾流传着“陈公下华都,十年九难收,每逢下大雨,心似火浇油”的顺口溜,道出了这里的自然灾害频繁。“村党支部、村委会下定决心整治水患,并积极争取了世行贷款项目和血防疫区治理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70余万元,先后两次改造了圩区内的水利基础设施,基本达到‘渠相连,路相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刘金和说,陈公村下华都圩农田的机耕路土路基虽然形成了,但是护路养路又成了村干部们十分棘手的大难题。由于机耕路系土质路面,线路太长,涉及农户太多,日常农田灌溉及排水又对路面破坏性太大,加之村集体没有资金聘用专职护路员来护路养路,更没有能力承受铺砂石路巨额工程款,形成了机耕路靠村民自觉护路养路的散放型管理模式。导致路面坑坑洼洼,杂草丛生。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农户竟在路面上烧起土粪堆,占用路面种植杂物等。机耕路一时成为“肠梗阻”,不仅给当地村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还制约着村经济发展的“瓶劲”,还经常引起民事纠纷。虽然村里也组织了清障,但效果甚微。
  退伍军人、陈公村大全片党小组组长刘银苟,目睹着机耕路遭毁,村民们仍过着靠肩挑的传统耕作方式,劳动强度实在太大,农民苦不堪言。他知道修路难,护路养路更难,单靠几个村干部来监管,肯定是不行的。刘银苟心里萌生了成立党员义务护路队的想法。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战友刘店传、吴怀国和退伍军人刘福东、刘学明、刘振华等人,大家一拍即合。18名共产党员聚集在一起,共商护路良策。他们制订了护路公约,18名党员立下了“军令状”,并按上了大红手印。
  在18名党员的感召下,大全片8个村民小组的组长、会计也加入了义务护路队,义务护路队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成立。义务护路队担负起大全片7000多米长的护路养路重任。
  “义务护路队成立后,我们首先组织清障,再是不懈的维护。尤其清障牵涉到农户的利益,工作量大而复杂,千双眼睛都盯着义务护路队的队员们。”刘银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想发动村民积极共同参与,就得必须先从党员和村组干部及其亲属户入手。18名共产党员率先垂范,将自家责任田的路段清理干净,整修平坦。村民们被义务护路队员的精神所感动,打心眼里佩服和尊重,极多数农户纷纷响应,主动清除掉自家机耕路上的障碍物。个别难缠户、皮条户,在义务护路员多次的耐心劝说和众多村民的督促下,也给予了积极配合。”
  一条路,一座丰碑;一条路,一道风景;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经过近1个月的艰苦努力,义务护路队员发动群众共砍伐杂树1200棵,清除杂草约35吨,安装过水涵道90处320节,对路面全程进行平整、路肩补凹修凸。在要道岔路口还竖立了3块刻有责任路段党员姓名的显目标示牌。机耕路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干农活可以骑车到田头,收割稻谷不再用肩挑,农用车直接开到家门口。村民们终于开心地露出了笑脸,夸党员、干部为大伙儿做了一件大好事。义务护路队的党员们还表示,他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多为民众做实事做好事,更好地树立党员形象。
  采访中,村党支部书记刘金和向记者介绍说,大全片的党员、退伍军人多,素质高,有威信,他们是村里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村党支部、村委会各项中心工作都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8名党员乐于奉献、不辞辛劳、义务护路的精神难能可贵,群众评价高,社会效果好,值得学习和大力推荐。”

 
图为刻有党员姓名的机耕路护路标示牌

[责任编辑:刘毛腊 余菲菲]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