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体育快讯 >

体育运动已融入合肥市民日常生活

  眼下正值“十一”黄金周,一番探访下来,记者发现市民健身热情依然不减,跑步、练瑜伽、打羽毛球……体育健身已经化为一种习惯,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中。近年来,合肥群众体育不断上台阶,竞技体育不断传捷报,市民追求轻松愉快、健身强体、修身养性的理念也在这里变成现实。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合肥市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开展工作,不遗余力地为群众体育创造条件、创造机会。现在,合肥市民离家不远即可方便地开展各项健身锻炼活动。数据显示,2001年,全市仅在不到100个小区内安装了全民健身器材,农村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为零。十年来,全市健身条件不断改善,不仅在城区所有新建小区内都建有全民健身场地和器材,并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上也取得了质的飞跃。

  合肥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负责人说:“‘十一五’期间,我们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公共设施示范工程,投资500万元,于2010年4月份建成了环城健身带、塘西河健身长廊、杏花公园健身苑、逍遥津公园健身苑;在天鹅湖北岸市民广场建成了全国首家创新型健身器材示范广场;完成了60条体育健身路径安装工作。此外,合肥市还扎实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214个项目村工程建设任务,达到全市1/4行政村工程布局。”

  全民健身网络的完善不仅体现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无偿享受到这种社会福利。2011年10月1日开始,全市53所学校的体育设施在节假日期间,免费对外开放,改变了学校体育设施闲置浪费的局面,也为喜欢健身运动的市民增添了不少好去处。

  合肥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推动全民健身工作,他们开展了“一县一品”、“一区一品”建设活动。在活动中,包河区的轮滑赛、庐阳区的围棋赛、肥西县的自行车赛、经开区的环湖长跑、长丰县的全民运动会、瑶海区的趣味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脱颖而出,逐步形成了品牌和特色。

  为了保障群众能够合理健身、健康锻炼,合肥还着力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竞技体育借势而起

  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为合肥竞技体育事业再造辉煌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人才保证。据介绍,由于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充足的物质投入,合肥的竞技体育水平一直处于省内领先地位。无论是在省运会、省农民运动会,还是省老年运动会上,合肥代表团不但能在总成绩上独占鳌头,而且在竞技水平上也呈现出逐年提升之势。

  作为安徽体育的龙头老大,合肥市近年来也积极参加、承办全国乃至洲际比赛,为安徽体育、合肥体育增添荣誉。2010年四体会的成功举办,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合肥承办大型赛事的卓越能力。而2011年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合肥市代表团共参加田径、游泳、拳击、射击、跆拳道等16个大项的比赛,并在如林高手中成功突围,获得了5枚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奖牌总数和总分均超过上届,创历届参赛新高。

  借今年频频举办大型赛事的东风,合肥的各种体育场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耸立起来了。2003年11月,合肥市决定修建合肥市体育中心,拥有6万个座席的田径足球场、8000个座席的体育馆以及3000个座席的游泳跳水馆,总投资12亿元的合肥体育中心拔地而起。随后,滨湖轮滑场、合肥学院球类馆、合肥体校全民健身馆等一批高规格的体育场馆陆续建成,合肥市体育场馆建设日臻完善。合肥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高规格的体育场馆的建成,为合肥承办更多更大的体育盛会创造了条件。

  随着2010年四体会在合肥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也开始落户合肥。国足友谊赛、足协杯决赛,合肥在承办赛事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次。今年下半年,合肥还将举办第十五届亚洲轮滑锦标赛。这将是合肥市首次承办洲际比赛,届时合肥将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合肥体育事业的成就与辉煌也将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 (朱震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