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稻谷飘香。10月17日下午,市委书记朱读稳轻车简从,来到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进村入户,访民情、听民声,向基层干部群众问需问计问民生,与大家共商美好乡村建设大计。
走访中,朱读稳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发挥优势做好文化旅游文章
从市区向北出发,绕过大龙山脉,车子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行驶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了罗岭镇黄梅村。这里是黄梅戏一代大师严凤英的故乡,山水秀美,民风淳朴,戏曲文化底蕴深厚。
一进村口,一条6米宽、600米长的水泥马路呈现眼前。村干部告诉朱读稳,结合村庄整治,村里两个月前开工修建了这条笔直通往严凤英故居的水泥路,清理了当家塘,拆除了危房,整理了路边的农田、村舍。朱读稳听着介绍,不停地颔首赞许。当步行来到严凤英故居时,义务管理故居的村民严金来老远就迎上来。
“这里接待游客多吗?”
“多呀,国庆期间,每天都有百把人来。可惜来得多,走得快,留不住人。”
朱读稳仔细察看了严凤英故居的建设情况,对村里加强故居保护给予了肯定。他说,黄梅村是凤英故里,一定要打好文化旅游这张牌。希望当地政府要继续做好故居布展工作,保管好严凤英故居文物,充分利用人文历史的品牌效应,在文化旅游产品方面精心包装、着力推介。
凤英剧社是黄梅村又一张响亮的名片。成立于2002年的这家民营剧团,常年活跃在基层农村,每年演出超过300余场。听说了凤英剧社的名气,朱读稳特地来到凤英剧社社长章长友家中,与他详细交谈,了解黄梅戏民营剧团的发展现状、困难和需求。
得知凤英剧社的足迹遍及皖、苏、浙、赣、鄂、闽等省,年收入达百万余元,朱读稳不住地称赞他们做得好。他指出,像凤英剧社这样的民营剧团,常年走村串户,在乡间田头为广大群众演出,对推动和发展黄梅戏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扶持、大力支持他们的发展。罗岭镇更是要结合严凤英故里的优势,做好文化旅游的文章,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
发展特色养殖引领群众致富
“三分山水三分田,还有一分是庄园”,是对罗岭镇鱼米之乡的美誉。黄梅村村民守着丰厚的自然资源,依然不失勤劳聪慧的本色。发展特色养殖,引领群众致富,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一大亮点。
在村干部的指引下,朱读稳来到了村民张启宏的蓝孔雀养殖场。只见4000平方米的养殖场里,数百只孔雀被分类养殖在围栏里,孵化房里装备了现代化的大型孵化器,加上张启宏本人掌握的过硬技术,解决了孔雀养殖最大的难题———小孔雀孵化、喂养问题。
朱读稳详细询问张启宏养殖孔雀的生产、技术以及市场销售等问题,与他交流特色养殖、发家致富的心得。“孔雀浑身都是宝,羽毛可以制扇和陈设工艺品,食用孔雀名贵价高,市场前景好。蓝孔雀可做休闲观赏用,还可制成标本作为工艺展示。”张启宏介绍说,他2007年创办了安庆第一家孔雀养殖场,现在年养蓝孔雀千余只,销售收入达60余万元。在张启宏的带动下,周边村民也开始陆续加入这一特色养殖行业。朱读稳称赞张启宏用特色养殖带领群众开启了一扇致富之门,对他的独特眼界、大胆尝试和先进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他继续努力,开拓创新,带动乡亲共同富裕。
坚持生态优先留下青山绿水
黄梅村村部前,是依山坡顺势而建的农民休闲文化广场。南面建有一座露天的文化戏台,供黄梅戏和各类文化演出,三层看台可容纳千余名观众。红黄相间的广场砖,中间镶嵌着一朵硕大的黄梅花,广场四周安装着动物造型的音响、崭新的垃圾桶、白兰花型的路灯,东面体育健身器材设施齐全,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看到这里设施齐全、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朱读稳非常满意。他强调,新农村建设绝不能生搬硬套城市建设模式,一定要结合农村实际,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多栽树,充分展现田园风光。随后,朱读稳来到了困难党员章国生家。69岁的章国生早年做过村干,如今退职在家,妻子几年前患上了癌症,巨额治疗费让本就贫寒的家庭陷入困境。朱读稳与章国生坐在一条长板凳上,促膝长谈,关切地询问家庭情况、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并送上慰问金。他嘱咐在场的村干部一定要尽力帮助解决难题:“困难群众的生活需要大家共同关心、帮助,要让他们充分享受各项救助政策。”
听说市委书记来村里走访,黄梅村的村民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在章国生家中,十几位村民与市委书记围坐一起,开起了座谈会。“黄梅村自然资源丰厚,基础条件好,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在新一轮城市规划里,罗岭镇将是市里重点打造的宜居之地,对于建设美好乡村,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什么困难,大家都说说看,给我们党委、政府多提提意见。”朱读稳亲切的开场白拉近了和乡亲们的距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起了村里近年来的发展形势、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建设美好乡村的强烈期盼。
朱读稳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不时与大家交换意见。他指出,我们党始终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各级党委政府都要从群众的愿望出发,千方百计把老百姓想干、盼着干的事情干好。当前,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把罗岭等地建成宜居宜游之地,是体现科学发展要求、顺应群众期待的大好事,也是一篇值得深入研究的大文章。像黄梅村这样条件好、基础好的村庄,完全能够创造经验、成为典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基层组织要站在群众立场,尊重群众意愿,多宣传、多引导,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以此来体现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朱读稳说,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牢固树立城乡统筹的理念,坚持规划引领,既突出乡村特色,又引入城市文明元素,特别是要把垃圾收集好、污水处理好、道路建设好,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好,让老百姓更多享受到现代文明成果。要坚持特色发展,发挥好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把自身的产业做特、做优、做出品牌,带动老百姓增加收入、加快致富。要坚持生态优先,绝不能发展污染产业,保护好山场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城市将来实现环山发展留下青山绿水。
朱读稳深情地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龙山凤水孕育、滋养了我们,我们一定要尽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以辛勤汗水来呵护她、回馈她,为这一方百姓造福。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宋圣军参加了走访活动。
10月17日,市委书记朱读稳在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走访。王政 摄
作者:李宏 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