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始终坚持把活动开展作为推进创先争优的重大举措,作为加强基层组织的重要机遇,紧扣“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主题,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以“破解四个难题、推进四项创新”为重点,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周密部署快速启动
2月14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确定了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标志着该项活动在我市启动。2月29日全市召开动员会,明确要求县(市)区委书记重点抓好统筹谋划、工作推动、督查指导、氛围营造4项工作;要求乡镇、街道党组织书记履行好组织一次专题学习、走访一批基层支部、联系一个党建示范点、主持一次工作调度、开展一次领导点评等“五个一”工作职责。至3月10日,全市各党(工)委全部召开了基层组织建设年动员会,实现了快速启动。
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市制定出台了“1+4”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立足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着力破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难题;立足建设队伍、优化服务,着力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立足注重质量、优化结构,着力破解基层党员发展难题;立足统筹城乡党建,着力破解城乡结合部党建工作难题。以及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推行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创新基层党建运行保障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的“破解四个难题、推进四项创新”的工作重点。
调查摸底星级创评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市管各党(工)委立即抽调业务骨干,对本地本单位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全面进行调查摸排,查找问题不足,做到情况清、底子明、问题准。在全面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各级党(工)委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对照分类定级指标,对所属基层组织进行分类定级,建立好、较好、一般、差四类基层党组织台帐。
对评定为“好”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强化管理,巩固成果,创先争优,向更高层次的“示范基层党组织”迈进;对评定为“较好”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抓班子、强队伍、建机制、促发展,向“五个好”基层党组织迈进;针对“一般”和“差”的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采取县干联系、选派干部任职、乡镇、街道党组织书记驻点、落实一个帮扶单位的措施,集中力量整改,推动升位晋级。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820个基层党组织实现了升位晋级,占总数的49.9%,其中254个差的基层党组织全部实现了升位晋级,有198个进入“好”的行列,56个基层党组织取得明显进步。
分类推进注重实效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我市举办了8期培训班,对全市1637名村级党组织书记进行了集中轮训;启动了第五批选派干部工作,开展了对全市现任和离任村干部待遇情况摸底,选聘了205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为进一步展现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面貌,我市在对260多名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社会管理创新集中轮训的基础上,对56名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交流,并遴选了一批优秀党务干部到街道社区工作;投入400多万元,对社区办公用房进行改造达标升;依托爱心呼叫、爱心超市等社区服务载体,不断创新服务路径;按照地缘、趣缘、业缘组建功能型党支部43个,在新建小区建立“支部+物业、支部+市场”式组织68个。
为进一步推进非公企业集中组建党组织工作取得新突破,各级各部门按照企业规模、党员数量等“六必清”以及“四个100%覆盖”的目标任务,深入企业调研,指导破解组建难题。截至7月底,全市7971个非公企业中,党组织覆盖率达51.6%,比年初提高28个百分点。1400多个非公企业党组织、1万多名党员作出承诺3.8万多项;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进行技术革新项目532个,完成急难险重任务2407件,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800多万元。为进一步推进流动党组织建设获得新进展,我市通过抓组织建立,抓制度建设,抓选拔培训,抓“双向共管”,抓“双向带动”等行之有效的举措,确保了流动党员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作者:徐侃 王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