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上午,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今年将启动两项试点探索,包括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试点和开展最严格的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试点。
统计显示,2012年我市水利投资和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水利投资规模达23.98亿元,其中水利项目投资11.88亿元、农田水利投资12.1亿元,年度完成水利投资22.1元。
今后5年,我市将加快皖河等主要河流和破罡湖等重要湖泊水环境治理和生态调控能力建设;开展国家和省水土保持重点市建设,推进大别山水土涵养区建设,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年均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修复面积160平方公里。实施退田还湖、退圩还河等生态自然修复工程建设,推进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同时,我市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确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实行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着力解决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
据悉,今年我市将力争开工建设下浒山水库,启动皖河治理及城市防洪的部分项目;开工建设37座、完成在建7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大中型和第一轮29座、2010年新一轮13座和2011年开工的8座重点小(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完成双河口分洪闸施工任务,争取开工建设部分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怀宁皖水、望江华阳泵站项目;完成6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的年度建设任务;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等。
作者:王宏志 闫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