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拜年新变化
一块糕点、一盒礼品、一个代步工具,看着不起眼的细小变化,真实而准确地反映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幸福指数的提高
春节期间,拜年是农村里最为传统也是最为重视的习俗之一。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难得歇下来,携家带口,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礼品,来到亲戚朋友家,大家聚在一起,嗑着瓜子,唠着家常,温馨幸福。在回乡的几天里,记者发现,这一年一度的拜年现在也有了新变化。
一变:交通工具更便捷
“以前拜年,不管远近,全靠走。”今年60多岁家住太湖县塔山村的余世犬老人说,那时候拜年没有交通工具,只要不出县城,近到几里,远到几十里,都是徒步。拜年讲究要上午12点前到,遇到路远的亲戚,一家几口拎着糖糕,大人抱着小孩,天刚亮,就要出门。
“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是骑自行车拜年。”今年40多岁的张国良说,20年前,自行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拜年的时候,大自行车前面大杠上坐着个大孩子,后座上安个小椅子,还能带个小孩子,自行车前面的车篮子里放着礼品,一家子就这么浩浩荡荡地走亲访友。
“拜年啊,骑家里的摩托车或者电动车。”22岁的张罕东拜年的方式则更先进了,五六公里的路程,走路要四十多分钟,骑自行车要二三十分钟,而骑摩托车或电动车十几分钟就到了,现在一天能走两家亲戚。
在乡间的公路上,记者发现,现在拜年的交通工具除了占主流的电动车和摩托车,私家车也多起来,并渐渐占有一席之地。行走在路上,不时有各地牌照的小汽车呼啸而过。余小华在上海跑物流运输,年前他就自己开车回家。他告诉记者,以前骑车拜年就怕雨雪天气,有了车就不用担心了。在浙江做墙体装饰的张中华前年春节提了一款10多万的车,“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父母在家干点农活,我们夫妻俩在外面打工一年能挣个七八万块钱,存个两三年车子钱就有了。”记者走访统计了一下,租车、农民自己买车、在外工作有车返乡这三种方式构成了春节期间乡村公路上小汽车的主要来源。
二变:礼品桌盒更丰富
大年初二一大早,张燕就开始忙活,这一天她要回娘家拜年。“补品、茶叶、王老吉还有糖糕。”她一样一样地往摩托车边拿,包装好一起绑在车座后面。上午10点多,塔山村的张国良接到了女儿张燕一家,他一边抱着小外孙,一边嗔怪女儿,“拜年带上糖糕就行,哪用带这么多东西。”张国良说,他们年轻的时候拜年最轻松,揣上糖和糕就行,现在拜年带的礼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档。
张国良家是二层高的小洋楼,客厅里面摆着电视沙发,桌上摆了桌盒、水果。桌盒是太湖农村春节期间待客的特色,盒子里面分5格或者7格,每一个格子里面摆放一样点心。张国良家的桌盒里面摆着核桃、开心果、糖果、杏仁、瓜子、话梅、山楂片。张燕给儿子剥开一个核桃,跟记者回忆起来,“我们小时候,桌盒一般都摆的是双果、麻球、糕,自家炒的瓜子花生。”张燕说,那时候觉得这些就是世间的美味,这些东西拿给现在的孩子,估计都不肯吃了。现在家家户户摆的都是高档点心,像这核桃超市里卖三四十块钱一斤。中午两点,张国良一家吃起了午饭,饭桌上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菜色丰富,一家人高兴地举起了手中的酒水饮料干杯。
记者手记:
一块糕点、一盒礼品、一个代步工具,看着都是不起眼的小细节,但正是这些小变化,真实而准确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提高。相信广大农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快,农村的变化会越来越多,农民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作者:张志娟
相关新闻
- 廉租房让贫困母子有了自己的“家”(2013-2-17 15:53:59)
- 春运进入返程高峰期(2013-2-17 15:53:27)
- 问政:安庆二桥项目市发改委答网友问(2013-2-17 15:52:51)
- “七九”初至 温暖相随(2013-2-16 15:59:16)
- 春运高峰(2013-2-16 15:58:32)
- 除夕夜,他们在坚守!(2013-2-16 15:54:59)
- 我市春节平安渡运11万人次(2013-2-16 15:54:20)
- 安庆火车站昨发送旅客3000余人(2013-2-16 15:53:50)
- 恰似中华文化百科全书(2013-2-16 15:53:19)
- 全市货运及维修市场整顿展开(2013-2-16 1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