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和8月2日,安庆晚报分别刊发了《20多个小吃摊“围堵”医院后大门》、《“生命通道”遭遇“肠梗塞”》两篇通讯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市民和网友的热议。一些网友建言:“城管部门不但要加强监管力度,同时应该做到长效管理”、“市民们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以‘安庆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好城市环境”、“有关部门可以在一些适合摆摊设点的地段,设置一些摊位,供生活困难的人群摆摊。”
8月3日,市民何杰政致电晚报热线称,《安庆晚报》报道的医院遭遇摊贩“围堵”之事,是当前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与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不相符。”何先生说,前几年,我市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期间,医院门前门后摊贩占道经营得到了有效整治,摊贩在人行道摆摊设点现象不多。而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记忆,医院门前门后不文明现象现在又出现了回潮。
何先生告诉记者说,有关部门在对医院门前门后摊贩占道经营的整治,要有长效的监管机制。如今在我市有一个“怪”现象:整治———反弹———再整治,这就说明了整治后的日常监管不到位,直接导致整治成果付诸东流。
“长效监管机制的发挥,不仅需要管理人员勤于管理,还需要充实管理力量,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实行责任包干制和责任追究制,激活监管,只有这样才能使长效监管机制落到实处。”网友“随影如风”说,对不文明的行为,监管部门在整治后,其后期管理是否跟得上十分重要,不过摊贩们的自身素质也得相应提高,要自觉做文明市民。“前几年,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时,市容被整治得很好,而随着创建工作的结束,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又卷土重来。”
网友“一米阳光”说,占道经营早已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顽疾。而“严禁摆摊设点,违者重罚”的禁令,已被我市一些医院门前门后的摊贩们“突破”,使得这项禁令形同虚设。“在城市管理中,一方面要城市整洁有序,又要照顾到小摊贩的生存,还要考虑一些市民的需求。执法部门如何在市容市貌和民生诉求之间寻求动态平衡,改变简单的排斥、驱赶的旧形式,考虑到管理人性化,从保护弱势群体,方便市民生活着想,变硬堵为巧疏,变无序为有序才是当务之急。”
网友“朋亮在等待”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是一阵风,需要持之以恒,以最大限度体现宜城魅力。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即将在我市举办,一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将会给来安庆的外乡人留下最直接的印象。只要每一位市民都有这样一种“以维护市容为己任”的意识,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我们身处的城市就会更加美好。
“省运会即将在安庆举办,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市民们应该树立城市主人翁意识,共同创建一个美丽的宜城。”市民齐女士说,“安庆是我家,创建靠大家”,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每一位市民都应该从自我做起,这是文明城市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监管部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市民们争做文明市民,两者形成合力,才不会出现摊贩“围堵医院”情况的发生。
作者:汪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