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用地指标‘嗷嗷叫’,另一边是批的土地‘睡大觉’;一边是项目‘用地难’,另一边是批的土地‘晒太阳’。‘库存量’很大、‘牵涉面’很广、‘硬骨头’很多,必须用猛药、出重拳、狠整治,决不能给安庆的发展留后患、留遗憾。”这是市委书记虞爱华在10月10日全市土地“三项清理”暨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动员大会上,向各级各部门提出的要求。
动员大会以来,全市上下围绕“三个一批、两个确保、一个扭转”目标,坚持“地毯式”清理、“立体式”推进、“定期式”督导,不仅全面摸清了全市“三类土地”的底数,也取得了处置的初步成效。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土地‘三清’在行动”专栏,深入报道全市土地“三项清理”工作动态、进展和成效。
10月10日以来,全市上下紧扣“三个一批、两个确保、一个扭转”目标,坚持“地毯式”清理、“立体式”推进、“定期式”督导,不仅全面摸清了全市“三类土地”的底数,也取得了处置的初步成效,已于11月20日正式转入处置阶段。
据统计,全市批而未供土地56572.38亩;闲置土地185宗,7039.21亩;低效利用土地999宗,45613.54亩。其中,市城区批而未供土地27577.34亩;闲置土地50宗,2786.98亩;低效利用土地165宗,15050.76亩。
与此同时,处置成果也正在涌现。截至11月20日,全市在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上,形成“净地”1470.78亩;形成供地条件2321.3亩;完善(或正在完善)划拨供地手续3614.81亩。在闲置土地处置上,协议有偿收回4宗、222.4亩,直接收回1宗、250亩;解除项目捆绑商住用地3宗、1450.51亩,正在解除3个项目的合作协议,2739.22亩经营性用地将作为储备用地,由国土部门推介上市;延长动工开发期限13宗、928.66亩,调整用途9宗、553.04亩。在低效利用土地处置上,签订补充协议的15宗、1237.66亩,依法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1宗、80亩,限期整改2宗、40.23亩,全额征收土地使用税6宗、89.93亩。
作者:江文东 彭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