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北大荒”飞出了生态循环农业

2014-2-21 16:20:57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图一:生态循环经济绿色环保又健康。


  图二:养猪场实行电脑监控。

  项顺平 摄

  几年前,距离城区十几公里开外的大观区海口镇河口村北面有一片荒地,当地村民形象地称之为“北大荒”。近些年,无公害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让曾经那片饱受诟病的荒地蜕变成希望的原野……

  2月18日,记者驱车半小时来到大观区海口镇河口村。刚走到村口,不远处12栋四米高的蓝白色钢房映入眼帘。若不是看到基地门口“种猪场”的字样,记者还以为来到一家工厂。

  和大多圈舍养的猪不同,钢房里猪享受的却是住着大房子,母猪吹空调的待遇。可能出于防疫的考虑,工作人员没有带记者进厂房,只能远距离观看。不同于想象中养殖场的臭气熏天和脏乱,记者看到,整个基地照明、换气、消毒、喂养等设施一应俱全,采用自动投送料和循环出栏。据了解,12栋厂房的运作只需要24人,高度自动化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谈及养殖场如何做到这么干净,而且没有异味,基地负责人张宣如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我们这里环境之所以这么干净,叫生态循环农业,主要是因为我们采用猪-作物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不仅不用花钱去清理猪粪,还能就地还肥于田,发展生态农业。”据介绍,无公害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也给昔日的“北大荒”创造了双重价值。

  一提起河口村村北这片旱涝不接的荒地,村民刘晓玲告诉记者:“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过去一片洼地,旱涝不接。现在还能养殖,翻样变出个新天地,疙瘩地里还能蹦出金蛤蟆。”说起这110亩养殖基地,张宣如忍不住直感慨:“得益于土地流转政策,将村民手中闲置的土地以每亩550元/年的价格租赁下来。当初来到这里的时候,荒草丛生,几乎是毫无经济价值的荒地,只能因地制宜。开沟、挖渠、搭钢架,耗时四年,投资近2000万,才初具规模。现在年出栏量达1万多头,成为市郊最大种猪的基地。”

  那么,一个原本与农业不沾边的人,又是如何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能手?原来机缘巧合,六年前朋友的一句提议,张宣如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张宣如做过许多生意,从房屋开发、销售到建材批发。听说海口有个国家农业示范区非常适合发展农业,不过还没一个像样的养殖场,于是便立马入手了这个项目。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从来没接触过农业的他,陡然间遇到不少问题,期间,多亏有安徽农业大学的专家做技术指导,才总算摸到一点门道。

  搞定了技术,销售又摆在面前。“这几年猪肉价格像是做了过山车,行情不是很好,完全勉强维持经营。”不过张宣如意识到,仅靠“一家独大”,始终做不成特色,必须发动农户进行规模养殖,于是张宣如便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行,实行统一收购和销售,并统一繁育、饲养、防疫,饲料、药品独家配送。与当地养殖户签订收购协议,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并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机会。

  谈到效益,张宣如坦言,农业投资不像其它行业,收效比较慢,不过总要有应对方法。原来经过测土配肥,现在基地已经开辟60亩土地种植葛根,市场前景不错,已被江西公司预定收购,销售不愁。“今后还要扩大畜牧业和种植业规模,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知名度,发展现代一体化农业。”

  如果说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滋养的只是一块小土地,那么现在整个海口生态农业土地就是一片大田野。看着长势良好,收获在望的土地,他动容地说:“昔日的‘北大荒’也能找到属于它的春天。”

作者:项顺平 柯慧敏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