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村小”,是我此次记者行的唯一自选题。边远的山村,是谁在坚守教育这块阵地?山里孩子的梦想,谁会来延续“放飞”?村小的路还能走多远?此行,我把脚步真实地迈进了村小的大门。
村小,教学点,这也许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中最小的单元,它们扎根在坚实的土地上,置身于青青原野中。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曾经数量巨大的它们或撤或并,以各种各样的印象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的部分,依然保持着紧贴大地的顽强姿势,继续承担着满足教育民生的历史使命。虽然它们有的规模不大,但乡村的孩子,在这里迈开着人生最初的步伐。
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宿松县北浴乡宣传委员郭芳红向我介绍了一位令她感动的村小老师何祥妹。春节后由于突发脑溢血,他被紧急送往合肥治疗。3月4日,得知何老师已经回家,我们慕名赶往拜访。
是家也是学校
驱车不到半小时,我们来到迎宾村五星组。经过一座桥时,看见一栋房子正在重建,带路的村干部说:“那里就是何老师原来任教的晓星小学,现在学校拆了正在重建。”车停在一户插着红旗的人家门前,走进客厅,窗户前何老师正坐着上课,眼睛很近地盯着面前的黑板。一张破旧的讲台,三张课桌,四个学生,这就是何祥妹坚守了35年的课堂。“他出院没多久,身体还没有恢复,现在视力也非常差。但是不上课的话,这些孩子就没有书读。”何祥妹的妻子告诉记者。
原来,今年57岁的何祥妹是该教学点唯一的老师。四个孩子中,有两个是一年级,两个是学前班。学校被拆后,为了不耽搁孩子们的学习,何老师将他们带回了家,从此家中的客厅成了教室,门外的院子成了操场,客厅的报时钟成了上下课的铃声。何祥妹说:“虽然只有四个学生,但我们的课程不比其他学校少,也基本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教学。”
在合肥治疗期间,由于没有老师上课,四个学生都没有上学,村里建议家长们把孩子送到中心学校读书,但因为路途远、孩子小,他们都没有答应。这让卧病在床的何祥妹非常焦急。2月28日,从合肥医院出院回到家,顾不上休息,何祥妹第一时间通知孩子家长把孩子送到家上课。
为了山里娃的梦想
1978年,何祥妹被分配到晓星小学教书,之后被调动到其他村小。十年前,由于晓星小学的教师年事已高面临退休,为了扛起山里孩子看世界的梦想,何祥妹毫不犹豫地回到了晓星小学,从此一个人撑起了一所学校。
到晓星小学要经过一座桥,以前的桥非常简易,每到雨季,何祥妹总是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放学后他总要把孩子们一个个背过桥才放心。“最多时学校有7个老师,学生也很多;后来大概在2004年左右,学生数就一直维持在10人左右。由于山高路远,年纪小的孩子无法到乡上的中心学校就读,只能先在这里读完三年级,然后再转到迎宾小学去读书。”何祥妹说。
36年里,何祥妹一直扎根村小,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在他的引领下,许多孩子走出了大山,用知识改变了命运。突发的脑溢血给何祥妹的身体带来了极大伤害,他的精力远不如从前,站立起来也需要拐杖支撑;就算离黑板很近,他也看不清上面的字。为了不让孩子们落下课程,何祥妹仍然坚持用尽全力教学,妻子也成了编外老师,辅导孩子们写字、维持课堂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