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百年传奇故事 完美转型蜕变

2014-9-13 19:36:53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在商务部2006年公布的首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名单中,我省共有8个知名老字号入围,其中我市占到两家,“余良卿”榜上有名。在不少老安庆人的眼中,“余良卿”就是一张张膏药构成的。但是从1855年创办至今,安庆市余良卿号膏药店已有近一百六十年的历史,见证了时代的更替,也塑造了新的传奇和希望。
 
  百年老店声名鹊起
 
  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余良卿膏药(原鲫鱼膏药),创始人名为余性庭,原世居桐城余家湾(今安庆市郊杨桥镇余湾村),是乡里中医,善制药,后举家迁居安庆,并在安庆城内摆摊出售膏药。清咸丰五年(1855年),余性庭过生日时,亲友送匾恭贺,落款时间即成为了余良卿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开始。同年,余性庭还在亲友的帮助下,在城内大南门正街16号开设了余良卿号膏药店,家店不分,自制自销。
 
  初创时期,因膏药疗效卓著,当年在安庆民间还流传着“铁拐李下凡,神仙赐偏方”的传说。据传,铁拐李化为烂脚跛子乞丐下凡,来“余良卿号”医腿,长住在余良卿几个月,得到老板悉心照顾,精心医治;乞丐被老板济世惜贫、讲求医德的精神所感,走时留下鲜荷叶一张,活鲫鱼一尾,嘱店家投入药锅,熬制膏药。店主遂将膏药取名为“鲫鱼膏药”,余良卿号从此声名鹊起。
 
  传说之事还被载入《安庆志》,志里写道:八仙铁拐李下凡,送仙丹(鲫鱼)来熬药,凡患无名肿毒,各种痈疽,一贴即愈。这段传说还飘洋过海,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所记载。
 
  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结合
 
  1955年,余良卿号实行公私合营,并易店为厂,改为“余良卿膏药厂”,从而结束了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的历史,主要产品为余良卿膏药。文革期间,改称“安庆市第二制药厂”,1981年改名为“安庆市余良卿制药厂”。
 
  1980年至1993年,是企业变革发展的重要时期,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厂房、设备不断更新,企业管理日益现代化,先后完成近10项技改工程,并先后推出20多个新品种;1993年后,由于体制和管理的落后,企业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效益呈逐年下滑状态。
 
  为摆脱经营困境,传承老字号品牌,2001年8月,余良卿与民营高科技产业———安徽安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联姻,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的“天作之合”。在各方努力下,安徽安科余良卿药业有限公司相继获得省高新技术企业、省民营200强企业、省市“诚信纳税”企业等荣誉,“余良卿”重又焕发青春。“公司计划在现有土地上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改扩建,这一想法也得到了有关领导的支持。”公司行政部经理林莉告诉记者。
 
  “相信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企业肯定会越做越好。”安科余良卿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经理谢红星说。对于像谢红星这样已经在“余良卿”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药厂人来说,产品销量逐年提升确实喜人,但是现在年轻人对这一老字号的认知和了解却越来越少,“希望可以从政府层面宣传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与如今的发展情况。”谢红星最后告诉记者,如果有一天当人们听到余良卿这三个字时,就像听到安庆的黄梅戏一样那就好了。
作者:白萍 实习生 付茜茜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