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晚报民生部记者走进敬老院
【准备】记者为老人采购生活用品
□ 唐飞
安庆晚报民生部记者慰问五横乡敬老院老人,不仅要给老人们送上精神上的安慰,同时也不能缺少物质上的支持。经过几番商榷,晚报民生部6名记者决定每人出资100元共计600元用来采购生活用品送于老人。
但是该买什么?在哪买?买多少?要花多少钱?都是一个个未知的难题摆在记者面前。天气渐渐转凉,老人们在敬老院是否能穿得暖?黄梅戏展演周开展得如火如荼,老人们在敬老院是否能听到戏?乡间交通不便,老人们是否能吃得饱吃得好?经记者们商量决定,给老人买些衣物、收音机和食品,采购地点主要选择在光彩大市场,至于买多少、买多贵,再因形势而定。
列好了购买清单,9月25日下午4时许,三位民生部记者来到了安庆光彩大市场。刚来时,偌大的市场让记者们有点晕头转向,有记者凭借自己较好的方向感为大家指引道路。首先记者找到服装区,由于经费有限,又希望更多的老人能拿到礼品,记者抱着选购质量过关且价格不贵的宗旨,货比三家后选中了一家店,这时,部门擅长砍价的记者对老板展开杀价“攻势”,最终以经济实惠的价格购买了棉毛衫30件。紧接着,记者马不停蹄的将市场里电子店铺逛了一圈,发现多数卖家所卖的收音机都是“高档”型,操作较为复杂,不适合敬老院的老人,想找到简单实用、携带方便的收音机还真是“大海捞针”。在经过近半小时的搜寻后,终于在一家电子店铺找到了“傻瓜型”收音机,一番还价之后,老板娘以25元一台的价格出售,记者买了4台,准备在活动当天以大奖的方式派送出去。随后,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了相同型号收音机的价格,发现最少也需要45元,纷纷感叹只要不放弃希望,终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对于剩下的钱,有记者出主意称最好给老人带点安庆土特产,“柏兆记的鸡蛋糕很出名,符合大众口味,老人们也适合吃,应该会喜欢。”下午5时许,记者在柏兆记购买了十余斤新鲜鸡蛋糕和桃酥,并用食品袋一一装好。临近傍晚,筹资的600元只剩下45元,记者用这些钱买了一箱纯牛奶。
接下来就是准备交通工具的问题。由于所在敬老院位置偏远,搭乘班车时间长且需走不少路程,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传来了好消息,部门其中一位记者的朋友表示十分愿意参加该活动,并提供车辆,原来活动前,这位记者通过网络散发此次慰问活动的消息,号召了爱心人士参加。
棉毛衫、收音机、食品“三大件”准备就绪,交通工具也不再犯愁,记者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虽然此次采购略显匆忙,但记者们目标明确、团结一致、各展所长,还是高效地完成了任务。
【演出】为老人私人定制文艺节目
□ 记者 刘惠子
9月26日上午,安庆晚报民生部的全体记者们带着自己购买的慰问品到达了位于宜秀区五横乡的敬老院。在去敬老院之前,晚报民生部的记者们在一起讨论,住进了敬老院的老人们温饱已经可以解决,平日里最缺的是什么,我们就给老人们送什么。于是一台由民生部全体编辑记者为敬老院老人私人定制的文艺节目即将上演。
上午9点,五横乡敬老院里响起的音乐声,呆在屋子里的老人们开始拿起小椅子纷纷往小广场上走。“这是有戏看了吧,赶快走,去占个好位置。”住在022号房间的老人杨英拿着椅子站在房间门口对着屋内的室友喊道。10分钟后敬老院里的所有老人们都来到了小广场上坐好,记者们拿出了买来的糕点送到每个老人的旁边,一些认字的老人接过记者手中的《安庆晚报》翻阅起来,还有些生疏的老人们接到糕点后开始和记者们搭起话来。“这是要演啥子节目啊。”住在032号房间的李玉明大爷问道。“爹爹,我们是报社来的记者,今天来给你们表演几个节目,做做伴啊。”记者程呈和项珍把蛋糕递到大爷手上说道。
爷爷奶奶们正吃着蛋糕,广播里的音乐换成了一曲印度舞伴奏,民生部的6名记者走到广场中央开始跳起了印度舞蹈,虽然大家都不是专业演员,但因为事前有排练过很多遍,大家举手抬足还算熟练,爷爷奶奶们开始在下面鼓起掌来,一曲开场舞让现场气氛活跃不少。热闹过后,民生部新记者唐飞端起手中的一副扑克牌来到广场中间,邀请敬老院的一名老人做搭档,一起玩起了魔术。过程看似简单,老人从扑克牌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场下的老人们看过,然后将抽出的那张牌再塞到整副牌中,最后表演者唐飞顺利的从那一副牌中找出了老人先前抽出的那一张牌,这些场下的老人们更乐了,“演得好,演的好。”老人们喊了起来。和唐飞搭档的老人还拿到了奖励的礼品也很开心。
接下来的“你比划我猜”游戏将活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按照纸张上写着的内容,记者来比划,老人们来猜,猜中有奖。规则一出老人们都不说话了,集中注意看着记者的表演。记者柯慧敏完全不顾及形象,上来就摆弄起一个“孙悟空”的招牌动作,场下的老人们反应很快,几个人脱口而出“猴子”“孙悟空”,第一个答出的老人也得到了一件礼品。活动进行到最后,也是最高潮的部分。记者柯慧敏和查灿华拿出了几台多功能可以插卡听黄梅戏的收音机,告诉老人们只要表演一个节目就能拿到这台收音机。话音刚落,身体有些轻微残疾的老人胡翠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说道,“我来表演一个!”。一首《洪湖水浪打浪》让大家听到了老人嘹亮的嗓音。紧接着双目失明的老人陈旺也在记者的搀扶下上来给大家伙演唱了一首《东方红》,获得了奖品和大家的掌声。
上午11点,演出活动已经全部结束了,记者们把剩下的礼品分别发到每一个老人的手中,几位拿到收音机的老人已经在房间里打开收音机听起了黄梅戏。“在我们这里,收音机是最时髦的东西,我早就想要一台收音机了,今天真是开心。”老人胡翠笑着对记者说道。演出结束后,记者们开始往厨房走去,接下来要给老人们包饺子,几位老年人还跟在记者们的后头表示着感谢,不愿和年轻的记者们分开。“放心吧,我们以后一定会常来看望你们的。”晚报民生部的记者们纷纷说道。
【现状】农村敬老院成为五保老人的家
□ 记者 柯慧敏
即将到来的重阳节,将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修订后的第一个老年节,养老再一次成为全社会热门话题。9月26日上午8点多,安庆晚报民生部记者及社会热心人士一行八人,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五横乡敬老院体验当义工。采访当天,阳光透过薄雾,几位老人坐在院中央晒太阳。记者走过去和他们打招呼,他们显得开心异常。
据了解,五横乡敬老院建成于2008年底,占地面积18.9亩,规划建筑面积2590平方米,设置供养床位120张,累计总投资310万元,院内食堂、多功能厅、浴室等设施一应俱全,“硬件”和“软件”建设双管齐下。敬老院管委会副主任杨积权告诉记者,为了改善老人们的伙食,工作人员还将周边荒地结合地域特色、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种植、养殖工作,基本实现自给自足。每周制定食谱,改善伙食不少于3次,并为院民统一建立健康档案。
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送礼物的活动中,一位特殊的院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表面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和其它院民不同的是,他今年只有22岁。身体瘦小,却很爱笑。院内远近闻名的“热心老太”刘月娥告诉记者,他叫杨喜友,是个苦命的人。母亲早年去世,留下智障的父子俩。六年前,敬老院建成之日,他就在这里生活。其实在这里居住的人大多身体患有疾病,或是家里没有亲人。同住一个院里,有老人腿脚不方便,每每有需要的时候,75岁的刘月娥也会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提到刘老太的热心,94岁的钱玉霞似乎更有发言权。刘老太每天主动帮她盛饭送菜、倒痰盂、晾收衣被、叠衣服。
记者了解到,五横乡像郑玉霞这样,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人赡养的农村五保户,目前在册对象有92人,现已入住敬老院85人,结束了此前五保户分散居住的局面,改为集中供养。管委会副主任杨积权告诉记者:“分散居住的时候,虽然也有补贴金,但由于没人照料,很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没法保证。相关部门之所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农村敬老院成为五保老人的家。”
【感言】陪伴,才是真正的关爱
□ 记者 项珍
9月26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宜秀区五横乡敬老院,在宿舍区,记者看到整个敬老院给人的感觉是干净、整洁,各种设施也很齐全。
在1号宿舍,记者与74岁的程华狗老人拉起了家常。程老说,他在50多岁时就成了五保户,以前在附近的源浦寺看香火,后来因胃病住院,由于无儿无女,生活得不到保障,在乡政府的关爱下住进了敬老院,至今有5、6年的时间了。“现在这样的生活还是挺好的,没事看看电视,出去溜溜弯,有时还看看书。”程老告诉记者,他闲来还会跟不识字的舍友说说书,打发时间。老人拉着记者聊了好久,从他年轻时的经历说到现在的生活状况,看得出,老人多希望能有人经常陪着说说话。
都说“老小孩”,老人年纪大了可不就跟小孩子一样吗?除了吃好、住好之外,他们也有精神需求,希望别人关心、爱护他们。每家都有老人,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从敬老院出来,我深深的感受到:陪伴,才是真正的关爱。
不要等到重阳节才想起敬老
□ 记者 查灿华
临近重阳节,宜秀区五横乡敬老院里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几乎每天都有好几拨人前来看望、慰问老人们。9月26日,记者一行也赶到了五横乡敬老院,同老人们一起做游戏,陪他们过节。
在游戏环节里,老人们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只要回答对了问题就有奖品拿,为了拿到大奖(收音机),老人都愿意站出来唱歌。在跟老人们的互动中,记者发现,这群老年人有时候就像孩子一样,吃到好吃的东西,吃完会嚷嚷着还想要;在分发饼干、蛋糕等零食给他们时,他们还会为谁多拿了而争论。院长说,每次给他们分东西吃都要分得很平均才行,不然他们可是会很计较的。
在记者们准备离开时,老人们开始有些不舍,有一位老人还一直跟着走到了马路上。老人们是爱热闹的,不过似乎只有在逢年过节时人们才能想起他们的存在,争先恐后涌向敬老院,给他们买吃的、帮他们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敬老的行为,也是一种敬老文化。今年敬老月的主题是“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也希望这样的敬老可以成为常态,在每个闲暇的周末大家也能想起去看看敬老院里的老人们。
给敬老院老人们双重关爱
□ 记者 程呈
初次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半天下来的感触是老人急需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关怀。
在五横乡敬老院待上几个小时后,这里的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老人们发鸡蛋糕和桃酥等点心的时候,大多老人直接用手抓了包进嘴里,三两口就吃完了,好像吃的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做小游戏时,因为积极参与者有礼品,老人竞相表演自己拿手的歌曲和舞蹈,得到奖励时又高兴地像个单纯的孩子。此外,敬老院里,不少老人都有些许身体上的残疾,有的老人语言表达上有障碍,基本的“刷牙”等词汇都说不清楚;有的老人走起路来腿脚一瘸一拐的;有的老人甚至意识不清楚,交流起来都很有困难。
63岁的梁秀华老人住在敬老院1号房,来敬老院有5、6年了。和老人交谈了一会儿,她的方言太重,很多话我都听不明白。我问她,在敬老院里您都干些什么,她摇摇头,反复说她常常头疼,怎么治都治不好。老人有些健忘,聊天时,她总问我,“你豁不豁(你喝不喝)?”
半天下来,无奈“僧多粥少”,有很多老人我们都没机会近距离接触,只有靠社会上更多爱心力量一起行动,共同关注敬老院老人,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记者在为老人包饺子。
女记者为老人表演舞蹈。
记者陪老人聊天。
相关新闻
- 安庆市公共关系协会开展“重阳社区情 公关(2014-10-1 21:33:40)
- 为追一场黄梅戏演出,这些戏迷日夜兼程(2014-10-1 21:33:28)
- 节前“菜篮子”价格稳定(2014-10-1 21:33:08)
- 我市部分公共体育设施获中央资金支持(2014-10-1 21:31:24)
- 国庆长假小车免费通行高速(2014-10-1 21:31:11)
- 我市参加全省就业见习招聘活动(2014-10-1 21:30:57)
- 公园荷叶“生病”了吗? 部门回应:是季节(2014-10-1 21:30:30)
- 楼上排污楼下愁 社区帮忙解民忧(2014-10-1 21:29:42)
- 重阳节的美好祝愿(2014-9-29 10:34:34)
- 走进盲人 服务盲人(2014-9-29 10: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