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黄梅大戏《半边月》于跌宕起伏中拉开展演周的帷幕。
9月30日,黄梅小戏《征地》本色亮相,25台新创黄梅小戏逐一登台。
10月6日,原创大戏《靠善升官》欢喜落幕,13台剧目圆满连演。
大戏美轮美奂,小戏本色质朴,黄梅戏展演周集中展示了一年来我市黄梅戏戏剧成果,满足了戏迷们的观赏需求,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添砖加瓦,让2014年安庆“十一”黄梅戏艺术节再次成为艺术的盛会。
大戏创品牌
1992年10月6日至12日,我市开始举办第一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该年黄梅戏专场演出中,5台黄梅大戏展演。
自此,每三年一次的黄梅戏艺术节中,黄梅大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头戏”。
2013年9月30日至10月7日,我市举办“十一”黄梅戏展演周,该年剧目展演中,我市共有9台本土大戏进行展演,新创剧目1台。
2014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即将落幕,今年剧目展演中共有13台大戏登场,展演剧目数量中历届为之最,而《寂寞汉卿》《胡久根卸任》为展演周期间首次亮相的新剧。
“今年一共看了8场大戏。”家住市区老汽车站附近的陈凤英告诉记者,展演周节目单一出,她便筛选出她没看过的大戏,足足八场,她说:“13台戏都是出自安庆本土剧团的,包括市区再芬艺术剧团和艺术剧团,也有县区的黄梅戏剧团和民营剧团;这些戏既有新编的经典老戏如《女驸马》等,也有原创新戏如《寂寞汉卿》等;既有古装戏如《半边月》等,也有像《寸草心》这样的现代戏;既有悲情戏如《为奴隶的母亲》,还有喜剧《靠善升官》这样的,可以说内容十分丰富,能够满足各个年龄段戏迷的需求。”
青年演员挑大梁
新编老戏自然要说到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团,13台大戏中该剧团独占4台,分别为《天仙配》《女驸马》《六尺巷》《为奴隶的母亲》,为所有参演剧团数量之最,这些剧目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由新人担纲主要角色。该院院长熊辰龙介绍:“这四台剧目的看点在于由青年演员担任主演,其次在人物设计、舞台布景、灯光舞美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借助展演周我们大胆地推新人,让黄梅戏这个传统艺术后继有人。”
《女驸马》中26岁的马丁饰演了刘文举一角,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戴白胡子演老头,他说:“我想我演出来的刘文举应该和老艺术家所演的是不同的,我希望把刘文举塑造得更加青春活力,更加幽默风趣,让观众更喜欢这个角色。”像马丁一样,我市青年演员夏圆圆、郑玉兰、熊东旭、虞文兵等青年演员的加入让老剧焕发出青春色彩,让黄梅戏得以薪火相传。
新戏初获成功
新编大戏则不可不提《寂寞汉卿》,此次公演可谓一票难求,不少外地戏迷为此戏专程而来。该剧由再芬艺术剧团的刘国平、吴美莲担纲主演,以关汉卿和朱秀的爱情为主线,将《窦娥冤》、《鲁斋郎》、《单刀会》等故事穿插其中,以戏中戏的方式呈现,整个剧节奏明快、矛盾冲突明显,凸显戏曲的传统神韵,将关汉卿对权势威武不屈的男儿形象以及铁骨铮铮的铜豌豆精神淋漓尽致地再现舞台。武汉戏迷小丁说:“可以说是今年甚至这几年中看过的戏中最喜欢的戏。”
新戏《胡久根卸任》则是结合民生将现代故事搬上舞台,而该剧主创单位安庆市望江县长江黄梅戏剧团则是展演周参演剧团中唯一的民营剧团。胡久根饰演者王结良介绍,作为一个民营剧团,演员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把生活中所见所思所想搬上了舞台。接地气的演出得到了观众的赞许。
“作为观众我们希望新戏不断出,在丰富黄梅戏内容的同时不断出精品,这样安庆黄梅戏的品牌才会越来越响。”宣城戏迷丁学东说。
小戏登大舞台
黄梅大戏接连不断,小戏小品更是佳作迭出,成为今年展演周中最大的亮点。
9月19日14:30,灯光氤氲,古色古香的黄梅戏会馆中,黄梅小戏《征地》亮相,连续三天6场,我市25台小戏依次亮相登台。
9月30日20:00,菱湖畔,晶莹透亮的黄梅戏艺术中心中,2014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启动仪式之后,黄梅戏小戏小品专场演出进行,三台小戏《巧嫂卖瓜》《红娘》《六尺巷》依次登台,成为该晚启动仪式中乃至整个展演周中最抢眼的“主角”。
小戏小品展演的参演者不仅来自专业团体,更多的则是来自民间剧团、社区组织以及戏迷协会等,市文广新局艺术科科长汪志耿介绍,进行展演的25台小戏是从全市49台报名的小戏小品中遴选出来的,均是原创小戏,她说:“安庆这片土壤里,黄梅戏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小戏的展演方式,推出更多的作品,发掘更多的新人。”
三天六场演出中,评委陈中元对演出作品表示高度赞赏,他说:“通过展演发现了很多群众演员具有专业演员的素质,希望他们以后有机会在我们更大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这不,9月30日的启动仪式中,从25台小戏中表现优秀的3台小戏再次走向更为隆重的舞台,成就了小戏小品专场演出。
小戏入社区接地气
草根之于黄梅戏不仅是根植的土壤、创作的源泉,更有着最原始的观众和支持者。参与展演的25台小戏,大部分都来自农村题材,既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展示,也有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矛盾,是草根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来自大观区文化馆山口黄梅戏剧团的参演演员汪小华饱含深情地告诉记者:“我们是脚沾泥土的演员,经常在农村跑,知道农村生活,所以我们通过戏剧呈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想,也是最真实的生活写照。”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炙手可热的明星演员,最质朴最本色的出演往往最打动人心,不少观众在看戏时泪水涟涟,来自农村的年轻观众小徐感叹不已:“这些小戏特别贴近生活,唱的都是我们的故事,所以特别让人感触。在艺术上再打磨一定能成好戏。”
来自潜山县梦之瑶艺术团的参演演员汪卫国于10月4日带着小戏《启程》来到了大观区杨家塘社区,他说:“希望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锻炼,是一次艺术的提升,我们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参展中的优秀小戏从9月29日起走进9个社区,让这些源自基层的小戏再次反馈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