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不爱时装爱汉服 痴迷国学创办工作室
如今在安庆,有这样一群90后,他们每逢传统节日,如清明、中秋、重阳……都会穿着古色古香的服装,女的曲裾妖娆,男的峨冠博带,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无论旁人眼光如何,他们举手投足间依然透着古韵优雅。这不是古装剧里的镜头,而是一群热爱汉服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复兴传统文化。安师院12级对外汉语专业岳子惠也是其中一员。
初一开始结缘汉服国风
据了解,岳子惠是位地道的川妹子,1993年出生在成都,在浓郁的巴蜀文化的熏陶下,从初一开始,岳子惠爱上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来到安庆,她不仅在学校创办了汉服社,还创立了“尔雅”工作室。10月中旬,记者见到她时,谈及为何会喜爱汉服,岳子惠表示,老家成都每到传统节日,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祭祀典礼,从小就耳濡目染。上初一时,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第一次穿上汉服,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汉服,还特地去学习七弦琴和茶艺。七弦琴作为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对演奏技巧要求很高,光是练习最基本的指法就要一两年。凭借着对国风的热爱,她每天坚持练琴。到了高中,当同龄的同学都在疯狂追星,岳子惠还是对汉服国风情有独钟,并花了一年时间看完了近25万字的《古代服饰研究》,被同学们视为异类。
带着汉服国风一路走来
18岁那年,岳子惠依照传统的仪式,举办了一场成人礼,完成了加冠、加笄、醮礼、三拜、谢拜等传统汉式女子成人礼的礼节。“这虽然是一个形式,但教会我们成人立事的道理”。2012年,高考结束后,远离熟悉的故土,岳子惠一个人背着一米高的七弦琴,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安庆这座陌生的城市。到了学校,岳子惠发现,这里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浓厚。岳子惠回忆说,当时全校会弹七弦琴的只有她一个人,第一次在校园里穿汉服还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礼”,难免会有一些难听的话语和指责声,说她高调……不过,岳子惠凭着自己的韧性,看淡争议,不惧别人指点,坚持穿汉服,在她持之以恒的“轰炸式宣传”下,室友也渐渐穿上了汉服,也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一,岳子惠与其它几位同样喜爱汉服的同学创办了汉服社。通过各种晚会演出,岳子惠也让七弦琴和汉服被更多人了解,还有同学主动来找她学琴。但岳子惠心里却有着隐隐的担忧,“汉服只是一个载体,越来越多的人以为自己穿上汉服就是文化的先驱,其实我们更应该羞愧,因为我们的礼仪与内在修养都差得太远,根本衬不起身上的汉服。”
魅力汉服背后的文化让人着迷
正是这种担忧促成“尔雅工作室”的应运而生。今年四月,尔雅工作室正式诞生。岳子惠告诉记者,“尔雅”是中国最早词典的名字,汉字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最要的一部分,希望尔雅工作室能像汉字一样,作为一个通道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国风。“我创办这个工作室不为挣钱,也不求荣誉。”岳子惠说,她最喜欢《诗经》,也一直想要在校园里建立一个像《诗经》中描绘的那样纯净的环境,可以让热爱国风的同学自由的交流。尔雅工作室是她们“自娱自乐”的地方,目前有十名成员,来自各个院系,还包括在校研究生。大家都喜欢国风,喜欢国学经典,通过阅读与思考寻找自身的宁静。每周聚在一起,讨论自己这个星期的阅读收获。两年来,岳子惠通过国风认识了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国风爱好者,这些人给予了她很多的帮助,也大大拓宽了岳子惠的视野。在他们的鼓励下,岳子惠有了想要在安庆市区成立一个文化促进交流中心的想法,“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存在,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能让更多人了解国风,爱上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
照片由岳子惠提供
相关新闻
- 海事部门启动水葫芦清理行动(2014-10-18 16:36:04)
- 小区通道 电线离地面仅1米(2014-10-18 16:35:49)
- 站牌下石块一堆 乘客候车不便 市民:希望(2014-10-18 16:35:36)
- 美好乡村后期管护需“给力” 建立长效机制(2014-10-18 16:35:10)
- 扶贫日 公益行(2014-10-18 16:33:22)
- “金婚”书法展(2014-10-18 16:33:08)
- 昙花(2014-10-18 16:32:51)
- 醉美菊花(2014-10-18 16:32:36)
- 怀宁县破解秸秆禁烧难题(2014-10-18 16:32:24)
- 枞阳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把机械化还田作为(2014-10-18 16: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