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桌子,一条板凳,一个喇叭,一张宣传单,一名宣传员。全市每个进山入口处都能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森林防火宣传点、把守山口的护林员几乎成了安庆大大小小山丘的“标配”。近期天气干燥,加之过年祭祀活动增多,森林防火工作进入了一个紧张的时期。
严守每个路口
森林防火意识深入人心
2月12日,记者跟随市森林公安执法人员来到市迎江区长风乡的柘山村。一条不宽的公路直通到山上,离山还有数千米的地方就设置了森林防火宣传点,每隔几百米便有一处宣传点。快进山的地方,路边放着一块显眼的红色警示牌,上面写着“明火上山,一律拘留”,一路过来这样宣传生态环保和森林防火的标牌、横幅并不少见。临近山区地段还有五六个值守人员,关注着来往车辆。
山上坟墓较为集中的区域,旁边都新建了集中焚烧池。春节将至,很多从外地回来的人都要回乡祭祖,焚烧池内能看到刚烧过的痕迹。而山上却很干净,不像从前那样到处都是灰烬和鞭炮屑,有的坟前还摆放着鲜花。
宣传和把守是目前我市森林防火的主要措施。目前靠近柘山边正在建一个生态农庄,迎江区打算依靠培育发展经济林。将森林防火与经济林建设相结合,既落实了防火责任,又提高经济效益,以此完善长效的森林防火体制。
多措并举
森林火灾实现“零记录”
临近春节,我市继续实行划分责任区,分片包干,全面落实森林防火“七级包保”责任制,即市领导包县(市、区),县领导包乡镇(办事处),乡镇办事处领导包村(居)委会,村(居)委会包组,组包户,户包人,人包山头。
去年1月底全市发生多处森林火灾以来,市森防指严格执行史上最严厉的“三个一律”,即每年冬至、春节和清明节前后为全市禁火期,禁火期内,上山野外使用明火者,一律依法拘留;使用明火造成后果的,一律依法逮捕;各级包保不到位、造成后果的,干部一律先免职、后调查处理。宜秀区还在森林防火方式方面做出创新,投入了300余万元,为护林员配备GPS及对讲机,建立数据监测及应急指挥中心,对区内重点森林防火区域实行全天候监控、实时化指挥。一条条横幅标语悬挂在交通要道的显著位置,一本本防火工作手册把域内的每一个山头地块都落实到领导和责任人头上。从2014年2月份到目前为止,我市实现了全市森林火灾“零记录”。
对森林火灾除了加强预防,我市还将重点放在了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理上。数据显示,目前市本级建立300人以上的应急消防队伍,省市共建专业队4支100人,各县(市、区)组建专业队20支599人,半专业队61支1355人,时刻处于待命状态。太湖、岳西、潜山等重点山区县,还在村组建立由1个村干部带领10个村民组成的基层扑火队伍,力争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