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点监管乡镇亮红灯,冻结各类土地使用事项,我市向违规用地的沉疴宿疾使出“杀手锏”。近日,省内首个《关于土地管理重点监管乡镇的实施意见》在我市出台,标志着预警预防违规用地进入制度化轨道,此举在全省尚属首创。
《意见》将土地管理秩序混乱,涉土信访问题突出,各种形式非法批用土地,侵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擅自降低补偿标准,耕地保护职责履行不力等五大类情形列入重点监管范畴。监管期间,暂停农用地转用、征收(征用)报批、土地规划调整、土地复垦整理项目申报和土地供应等手续的办理;追究相关负责人及部门责任。
事实上,早在2014年10月,我市就已探索实施重点乡镇监管,并将桐城市双港镇、枞阳县项铺镇两个存在土地违规典型的乡镇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监管后,两乡镇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
让问题乡镇进笼子,实施重点监管,就是要倒逼地方政府规范化用地。长期以来,基层乡镇未批即用、违法批地等违规用地现象十分普遍。《意见》的出台,就是要加大对问题乡镇的制约处罚力度,从源头上把控,给违规用地划上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
《意见》还提出,对纳入重点监管的乡镇予以公开曝光,监管期限最少一年,整改不到位将延长监管期。
去年以来,我市加大纠正违法违规用地力度,对问题较为突出的3县(市)1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警示约谈,对9宗典型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对69名相关责任人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取得了很好的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