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屡屡被盗 杂草丛生 清代一品大员杨汝榖墓亟待修缮

2015-5-12 17:46:32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
图为杨汝穀墓碑

  日前,一些文史专家、学者在大观区山口乡纱帽山成功地找到了清代一品大员杨汝穀夫妻合葬墓。遗憾的是该古墓葬志书虽有记载,却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录。墓地如今破败荒凉,盗洞裸露,碑刻倒伏。

  显赫官职一生

  家风低调可敬

  据史料记载,杨汝穀(1665-1740),字令贻,号石湖,清安庆府怀宁县人,世居皖城“天台里”。清康熙三十九年进士(与张廷玉同科),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级别为从一品,是旧怀宁(包括今安庆市辖三区和怀宁县)古时官阶最高者。杨汝穀为人正直,他“在朝为官,始终一辙,公私分明,持身廉正”,“遇事必言,未所阴僻”。

  杨汝穀曾在巡视河南时,碰上南阳知府沈渊因查禁赌博得罪了南阳镇总兵。这名总兵纵兵劫持,杨汝穀立即向朝廷奏劾,清廷特派重臣前往暗察属实,总兵以下均按律论罪,首事者受严惩。后又奏免荥泽县滨河地亩钱粮590余顷,除湖北太和山(即武当山)香税,百姓称颂。

  雍正元年(1723年),杨汝穀升通政使,迁左都副御史,疏言直隶受水灾,请运关东米10万余石至天津,留南方漕粮10万石存河间、保定,分贮备赈。雍正二年升兵部右侍郎,雍正五年转左侍郎,兵站驿站积弊一清。复奏堤堰浚筑事宜,都得到雍正帝采纳。雍正七年充顺天乡试正考官,雍正十一年充会试总裁官,校士有法,选才得当,“诏许紫金城骑马”。

  乾隆元年(1736年),杨汝穀奉命祭告南岳,转户部左侍郎,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掌整饬纲纪、查核官吏的官)。乾隆三年(1738年),杨汝穀以年老屡疏乞休,获准。他在离开京城前,临行至宫门谢恩,乾隆皇帝令左右搀扶免拜,赐绒结顶帽,御书楹联。

  杨汝穀一生低调,回到老家怀宁后,仍食原俸禄。乾隆五年(1740年)在自家老屋去世,享年76岁。赐祭葬(墓地在石门湖纱帽山),谥“勤恪”。其著有《静用斋诗集》15卷,《家塾迩言》1卷。

  宰相题写墓碑

  墓地荒凉破败

  当地村民告诉安庆晚报记者,杨汝穀之墓坐落纱帽山之巅,面朝古怀宁名胜石门湖,是夫妻合葬墓。山向申寅(坐西南朝东北),风景绝佳。上个世纪该墓地遭到盗墓贼盗掘之后,至今没有得到保护。“从盗洞能够清晰看到底部的棺木。杨汝穀墓碑倒地,周围杂草丛生。”

  5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大观区山口乡百子村纱帽山。在纱帽山公墓负责人江锡华等人的指引下,记者沿着陡峭的山路,踏过丛生的小灌木,步行近半小时,来到海拔约400 米高的纱帽山之巅。在山顶的树层中,看到了一座古墓。

  这座古墓有墓圹、墓碑,正前墓圹石上浮雕舞鹤。距墓两米处立方形华表1对,高约2米,宽约0.3米。墓前有两根华表,这两根华表上大部分字迹已经模糊,记者看到上面刻有张廷玉的题字。

  江锡华向记者介绍,左侧碑文:故光禄大,夫予告都察院掌院左都都御史加之三级湓勤恪杨公漳汝榖大人之墓;右侧碑文:故诰封一品夫人杨母刘太夫人之墓。两碑均同样署:经廷讲官太得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三等伯加十级张廷玉顿首拜题。时间两碑均署“大清乾隆十一年岁次丙寅孟春月丁丑吉旦”(即1747年)。两碑同署其两孙、曾孙、玄孙名。

  江锡华现场拾起一根已经腐烂的木条。他告诉记者说,这就是当时盗墓贼盗墓时留下的棺木材料。“百子村村委会主任刘海元曾告诉我说,此墓屡遭盗墓贼的盗掘。我听到这件事后,便上山查看,结果发现正如刘海元所言,并且这两根华表已经倒地,且墓碑前还有一个大窟窿。回家之后,我就想着,自己如何出力保护好这座古墓。”

  江锡华说,今年“五一”期间,他找来10多名工人,花了两天时间,对杨汝穀墓进行整修。“由于华表特别重,7人一起用力,才将华表重新立了起来。”

  说话间,江锡华向记者出示一张杨汝穀墓未整修前的照片。在这幅照片上,记者看到,杨汝穀墓身处杂草中,破败不堪。

  市文物事业管理局:

  将对此墓进行修缮

  采访中,住在纱帽山下70多岁的戴先生告诉记者,30年前,他曾到过纱帽山顶,拜谒过杨汝榖墓。“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杨汝榖墓被破坏得如此严重,墓洞可见棺材板了。”

  “杨汝榖墓之所以被破坏,应与盗墓贼有关。”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编审张全海博士闻知此事后,也来到现场。“杨汝榖墓其实使用了糯米浆拌黄土,十分坚固,盗墓贼可能使用炸药,才将杨汝榖墓毁坏。至于何时被炸坏,有待考证。”

  对于“杨汝榖虽有记载,为何没有被更多人知晓?”张全海博士表示,主要是杨汝榖一生低调,所以没被广泛关注。“纱帽山海拔高达400米,当年杨汝榖夫妇棺材运至山顶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石刻墓碑等运至山上。由于杨汝榖墓疑被盗墓贼使用炸药毁坏,我建议有关部门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抓紧时间进行修缮和保护。”

  皖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健初在自己的微博上称,杨汝榖在安庆地方文史上有浓墨一笔,但其墓地没被列为文物保护,可能是文物部门遗漏。

  5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该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就将杨汝榖墓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下一步,我们将对此墓进行修缮。”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