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网购 借您一双慧眼
不少市民列好购物清单准备“抢货”,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络购物大狂欢开始了。11月5日,记者从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网络购物虽然便捷,但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投诉时有发生,市民网购时要注意仔细辨别,保留好消费凭证,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购商品质量参差不齐
如今网络成为人们最重要的购物渠道之一,每年“双十一”,不少人都会趁商家大打折扣把中意物品收入囊中,今年也不例外。“早在一周前我就看好要买的东西,全放在‘购物车’里,就等11月11日那天凌晨付款了。”市民燕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工作比较忙,基本都是在网上购买所需物品。“每年‘双十一’我都会提前做好准备,趁打折多买些,家电、服装、钢笔、筷子等都买过。”
像燕女士这样热衷网络购物的人不少,然而网售商品的质量却参差不齐。今年,国家质检总局针对网售玩具、服装、鞋类等五大类11种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电子商务商品进行抽查,有近三成商品不合格,问题最严重的是背提包商品,不合格检出率47.9%,其次是皮鞋和休闲服装,不合格检出率分别是36.4%和35.1%。
遇到纠纷可向消协投诉
近年随着网购量不断增加,网购投诉量也在上升。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网购投诉近10.5万件,占服务消费投诉数量的26.2%,同比增长了1.3倍,在服务消费投诉中占比最大。
记者从市消费者协会投诉与法律咨询部主任姚爱莹处了解到,在过去一年里,市消协也接到过一些针对网购的投诉。“我们今年也接到过几起网购投诉,印象深刻的有两个,一是外地消费者买了本地一家公司的药膏,用了一个疗程后感觉不适,经过我们协调之后成功收到了退款。另外一个案例是消费者买了桐城一位商家的玉手镯,收到货后觉得与网上宣传的有差异,商家拒绝退款,也是经过我们协调解决的。”姚爱莹告诉记者,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如果遇到类似纠纷,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局进行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消费提醒:仔细辨别,保留凭证
针对网络购物,消费者想要避免纠纷,需要注意哪些呢?姚爱莹表示,“双十一”来临,消费者还是要理性购物,在网购时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每笔交易都要保留好消费凭证、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一旦发生购物纠纷,这些都可以作为消费者的维权凭证。
“首先,大家要选择正规的网络购物平台,最好在信用度高的商家那儿买东西;其次,对商家宣传的内容要仔细辨别真假,网购也要货比三家;第三,保留好交易记录,付款前要详细咨询电商客服,约定好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四,要保证资金安全,选择安全可靠的支付手段,例如货到付款或者第三方支付的方式;最后,消费者要利用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除了一些法律规定的和购买前约定好不适宜退货的商品外,消费者有权选择退货。”姚爱莹说。
相关新闻
- 摊贩占道经营 钱牌楼街亟需加大整治力度(2015-11-11 14:59:37)
- 为了“服务”来占道 早点商贩很“傲娇”(2015-11-11 14:59:14)
- 只因感情不顺 90后小伙跳江轻生(2015-11-11 14:58:55)
- 借款涉及刑事处理 民事起诉被驳回(2015-11-11 14:58:39)
- 米作坊里藏猫腻 摇身一变成赌场(2015-11-11 14:58:21)
- 近圣街南巷路面破损严重(2015-11-11 14:57:59)
- 渣土车满身泥灰 路面留下泥尾巴(2015-11-10 14:36:57)
- 离婚后才知儿子非亲生 一纸诉状将前妻告上(2015-11-10 14:36:37)
- 撞死行人逃逸被抓百般抵赖 因涉嫌交通肇事(2015-11-10 14:36:15)
- 因丈夫另有新欢致精神恍惚 女子携子高速路(2015-11-10 14:35:53)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无证驾驶发生车祸
- 网上购买锡纸开锁盗窃多次
- 一事故多人伤交强险赔偿限额如何分配?
- 深夜大动干戈 只因家庭琐事
- 喝酒开玩笑惹祸 报案不成反受刑
- 疯狂作案50余起 销赃交易时被抓现行
- 盗窃“老手”专挑无锁车
- 我市查获首例毒驾又醉驾司机
- 男子为了讨说法醉驾到派出所发飚
- 近圣街小餐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 这个驾驶员为挣钱不顾安全 准驾不符竟接送
- 两人酒后滋事 竟然逼人下跪
- 货车超员 驾驶人罚款200元记6分
- 知青老人钱年元 60余年扎根小山村“写”大
- 先用真钱购物 后调包骗店主
- “史上最严”禁烧季 “严禁”倒逼秸秆综合
- 惠民工程受阻 庭前调解解忧
- 存款扣划缠访法官促成和解
- 开车不系安全带被扣分存疑惑 交警:驾驶员
- 从政府投入到民间自发巡护 共同守护安庆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