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脱贫清单来了!三年攻坚战,我市这么干!

  ●目前,我市375个贫困村,还有13.4万贫困户、39.7万贫困人口。其中,特困人口有8.1万户、17.3万人

  ●2016年、2017年分别完成40%的攻坚任务,2018年完成余下20%。岳西县今年基本完成集中攻坚任务,2017年巩固提升、申请验收;望江、宿松、潜山、太湖四县今明两年集中攻坚,2018年巩固提升、申请验收

  ●针对致贫原因,明确了“扶、建、救、保”四大脱贫路径,制定了增收、就业、基础设施改善、救助、兜底“五大计划”,初步排出了21个项目、72项具体措施

  盘清“明细账”、查明“穷困源”、谋划“工具箱”、制定“时间表”、明确“任务书”……2月29日,全市脱贫攻坚动员大会正式明确我市“三年脱贫”目标任务,制定了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清单,全面吹响我市脱贫攻坚战号角。

  盘清“明细账” 查明“贫困源”

  经过逐级摸底排查、反复核实,目前,我市375个贫困村,还有13.4万贫困户、39.7万贫困人口。其中,特困人口有8.1万户、17.3万人。各地梳理出11类致贫原因,占比分别为:因病占38.6%,因残占17.2%,因学占3.6%,因灾占0.7%,缺土地占0.2%,缺水占0.1%,缺技术占3.2%,缺劳力占7.7%,缺资金占3.4%,交通条件落后占0.9%,自身发展力不足占24.2%。其中,因病、因残和自身发展力不足三类原因占80%。

  三年脱贫 两个全覆盖

  根据全省脱贫攻坚要求,结合安庆实际,我市制定了2018年底前脱贫的目标。其中,2016年、2017年分别完成40%的攻坚任务,2018年完成余下20%。岳西县今年基本完成集中攻坚任务,2017年巩固提升、申请验收;望江、宿松、潜山、太湖四县今明两年集中攻坚,2018年巩固提升、申请验收。将帮扶责任细化到市、县、乡、村各级,所有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全市没有与扶贫无关的单位和组织,没有与扶贫无关的党员和干部,实现帮扶对象、帮扶主体“两个全覆盖”。

  四大路径 五大计划

  针对致贫原因,明确了“扶、建、救、保”四大脱贫路径,制定了增收、就业、基础设施改善、救助、兜底“五大计划”,初步排出了21个项目、72项具体措施。

  实施“增收计划”。全市现有3.6万贫困户、13万人口可以通过这项计划增收脱贫,今年要实现2万户以上贫困户增收脱贫。重点通过发展产业、实施项目,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促进贫困村增加集体收益。该计划包括特色种养、光伏产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集体经济五个方面内容。

  特色种养:市农委排出406家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供375个贫困村进行双向选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还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

  光伏扶贫:今年省安排我市151个贫困村、8800户贫困户建成光伏电站,力争375个贫困村和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光伏全覆盖。采取省级补助、市县配套、农户自筹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建成后每户每年可以增加稳定收入3000元左右。

  电商扶贫:今年在贫困村建设服务站160个以上,2018年实现贫困村全覆盖。与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合作,推进“互联网+扶贫”,以电商企业+网店+产品+品牌“四位一体”模式带动就业增收。

  旅游扶贫:加快对全市13个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96个有乡村旅游资源的贫困村开发力度。通过招商整体开发,组织50家旅游企业就近吸纳1000名贫困人口就业。逐村制定旅游发展方案,把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发展集体经济:力争收入5万元的贫困村2016年127个,2017年114个,2018年375个贫困村全部达到。

  主要采取六大措施:一是建设光伏电站。实现375个贫困村都有一座光伏电站,每村每年可增加集体经营收入5万元左右。二是领办经营实体。有条件的村要积极创办企业、领办合作组织,从事特色种养加产业、集体资产经营、物业服务、乡村小型工程建设等。三是推进合作开发。拥有荒滩、山林、水面等集体资源的村,要引进龙头企业或大户,进行承包经营或合作开发,获得承包费或入股分红。四是财政性投入折股。将农业综合开发等财政投入资金折股量化到村集体,按股分红。五是集体房产出租。对村集体的闲置房产,通过出租来收取租金。六是土地流转服务。村“两委”统一为农户处理土地流转等事项。

  实施“就业计划”。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扶持创业等措施,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增加收入。到2018年完成2.9万名贫困人口的技术和技能培训,通过产业带动2万名以上贫困人口就业,实现扶持创业1000人以上。

  实施“基础设施改善计划”。未来三年,通过改造提升贫困村的路、水、电、网、房等设施,惠及9.7万贫困户、近30万贫困人口。

  主要采取七大措施:一是推进道路畅通。安排新建贫困村水泥路面4025公里,其中今年完成1230公里,覆盖1068个自然村、3.2万户、9.6万人;安排改造加宽830个自然村水泥路面1250公里,其中今年完成350公里。二是提升水利设施。实施饮水安全提升工程,三年内解决23.5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提升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实施危房改造。2018年底完成1.8万户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四是推进易地搬迁。对交通不便、缺水等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户加快搬迁进度。五是实施土地整治。国土部门将安排贫困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0万亩,投入建设资金5000万元以上。支持贫困村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市平台交易,所得收益全部返还贫困村。增减挂钩复垦2000亩,每亩收益6万元以上;补充耕地指标5000亩,每亩收益2万元以上。六是推进农网改造。全面实施375个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确保生产生活用电,确保光伏发电接入电网。七是推进网络升级。实现贫困村网络全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三年分别完成贫困村网络升级工程任务的35%、35%和30%。

  实施“救助计划”。对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我市现有因学致贫的8000户、2.7万人,以及因病致贫的7500户、2.5万人,要全部纳入救助范围。

  主要采取三大措施:一是实施因病救助。为五保户、低保户代缴全部或部分新农合个人缴费,将贫困人口大病报销比例提高到90%。二是实施因学救助。建立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的“一条龙”帮扶机制。三是实施因灾救助。从福彩基金中切块设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对因意外事件而出现严重困难的贫困户给予临时救助。实现对因灾致贫家庭救助的全覆盖,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实施“兜底计划”。对无力发展、无业可扶的人员,要通过社会保障应保尽保、全部兜底。目前,全市农村低保对象有3.5万户、9万余人;五保对象2.4万户、2.8万人;精神残疾人员有4000多名。

  主要采取三大措施:一是精神残疾人员收治。按照“应治尽治、应享尽享”的原则,及时并尽量做到相对集中收治,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救治救助政策。二是低保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应保尽保。今年将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225元提高至260元以上。三是推进集中供养。让五保户全部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将农村五保对象分散供养标准从平均每人每月221元提高至300元,集中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327元提高至375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