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互联网+”销售模式 把乡愁“捏进”蒿子粑
每年清明邻近的三月,在我市桐城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飘起蒿子粑的香味。作为一种传统美食,蒿子粑更寄托了桐城人对家乡饮食文化的推崇。而作为在外地打拼的桐城人,每到这个时候,蒿子粑往往成为不可多得的乡愁记忆。
家住桐城市龙腾街道陈庄村的张桂青,就通过互联网,把家乡的美食“发送”到全国各地,让游子在异地他乡也能吃到家乡特产蒿子粑,也走出了一条排解乡愁的“互联网+”创业之路。
排解乡愁的机会
蒿子粑是我市桐城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以蒿子、米粉、腊肉等为原料精制而成。因其食材普通、制作简易、历史悠久而广受当地人喜爱。春暖花开的时节,田野里、路边到处可见这种惹人喜爱的野菜。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张桂青每年都要自己采摘蒿子,做蒿子粑一家人享用。
“每年这个时节,我就是跟一些村民出去采蒿子,然后手把手地教她们,哪些蒿子能摘,哪些蒿子不能摘,比如说还有柴蒿啊,跟这个食用的蒿子,它是有一定的区别的。”3月16日,桐城市龙腾街道陈庄村村民张桂青向记者介绍。
2013年,张桂青在村子里开了一家淘宝网店,专门出售当地土特产品。一个偶然的机会,老乡网友聊起了蒿子粑,表达出特别的想念,这让她萌发了在网上售卖家乡特产蒿子粑的想法。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蒿子粑一上线,就在淘宝网上位居全网首位,销量火爆。
“以前自己也在外面打过工,其实在外面每到这个季节也挺好这一口的。我们家销售一直都是居首位,因为回头客比较多。可能是我们做的口味比较适合他们的胃口。”张桂青笑着说。
家乡的味道
张桂青的淘宝网店一年能卖出四、五万个蒿子粑,每年农历的三月更是能卖到两万个。对于食材,她和丈夫到村民家里上门收购,严格挑选。浸泡、去汁、反复搓揉,剁碎,蒿子的清香散发出来,再把家里腌制的腊肉切成丁,下锅浇油,用滚烫的开水和米粉按一定比例搅拌,捏成圆形,张桂青家做的蒿子粑沿袭着传统家庭的做法,她也用手机将照片拍下来,放在网上,就是自己网店最好的广告。
“因为我们家乡人在外面的都知道三月三都要吃蒿子粑,到了三月三期间呢,大概每天能做到千儿八百个的样子。”张桂青介绍。
张桂青告诉记者,虽然每个蒿子粑的价格只在三、四元钱,但购买的客户大多是在外地的桐城人,他们主要是冲着家乡的的味道而来,为了让游子在他乡能够慰藉思乡之情,她一点也不敢马虎。
“反正这也不是什么价格特别贵的东西,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坚持着自己的品质,比如腊肉啊都是自己腌的,然后在腊肉这个配比方面,还有粉的配比方面,都尽量迎合更多人的口感。”张桂青诚挚说道。
现在,张桂青的蒿子粑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张桂青觉得,自己的农村土特产网店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了解桐城的美食文化,这是让她很自豪的事情。
相关新闻
- 安庆好故事:联手救助尿毒症女孩(2016-3-23 14:01:54)
- 增加班次加密发车 公交服务清明祭祀(2016-3-23 14:01:37)
- 新春记者行:“16只机械手”创新驱动发展(2016-3-23 14:01:21)
- 两女童上学途中“失踪”(2016-3-23 14:01:04)
- 网吧之嬗变(2016-3-23 14:00:41)
- 创建“无传销城市”146个传销窝点被“捣毁(2016-3-23 14:00:20)
- 卖出东西又偷回 二次转手他人被判刑(2016-3-23 13:59:59)
- 风筝满地摆小摊街头占 多地占道经营现象“(2016-3-23 13:59:40)
- 两女童上学途中“失踪” 原是未完成作业怕(2016-3-23 13:59:01)
- 这笔借款谁来偿还?(2016-3-22 14:27:35)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欲诱奸精神病妇女 依法被追刑责
- 小学生用“文言文”写考试作文惊呆老师
- 三车连撞,三死一伤 事发206国道怀宁县高
- 同学聚会一人酒后开车身亡 家属向同桌十余
- 成人用品店开在学校附近 家长担心影响孩子
- 起纠纷后 男子怒砸按摩店
- 突降春雪 近万亩高山茶园受灾
- 少年两次被撞 谁之责?
- 多人为发财出歪招 POS机上一夜“空套”45
- 90后青年救火受伤称“不后悔” 群众为其捐
- 火车站灯饰出故障
- 医生之间发生冲突 卫生室停诊村民看病不便
- 300余辆电瓶车“霸占”吴越街
- 电话打来真是询问路况的?
- 被举报吸毒者 竟是在逃疑犯
- 太湖两男子 醉驾被判刑
- 被开除公职后仍谎称警察 行骗十万元锒铛入
- 男子吸毒后情绪亢奋被抓
- 安庆好故事:怀宁在外创业村民回乡为病重
- 熟食店常年占据小区通道 城管“站岗”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