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打造“互联网+”销售模式 把乡愁“捏进”蒿子粑

2016-3-23 14:02:13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每年清明邻近的三月,在我市桐城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飘起蒿子粑的香味。作为一种传统美食,蒿子粑更寄托了桐城人对家乡饮食文化的推崇。而作为在外地打拼的桐城人,每到这个时候,蒿子粑往往成为不可多得的乡愁记忆。

  家住桐城市龙腾街道陈庄村的张桂青,就通过互联网,把家乡的美食“发送”到全国各地,让游子在异地他乡也能吃到家乡特产蒿子粑,也走出了一条排解乡愁的“互联网+”创业之路。

  排解乡愁的机会

  蒿子粑是我市桐城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以蒿子、米粉、腊肉等为原料精制而成。因其食材普通、制作简易、历史悠久而广受当地人喜爱。春暖花开的时节,田野里、路边到处可见这种惹人喜爱的野菜。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张桂青每年都要自己采摘蒿子,做蒿子粑一家人享用。

  “每年这个时节,我就是跟一些村民出去采蒿子,然后手把手地教她们,哪些蒿子能摘,哪些蒿子不能摘,比如说还有柴蒿啊,跟这个食用的蒿子,它是有一定的区别的。”3月16日,桐城市龙腾街道陈庄村村民张桂青向记者介绍。

  2013年,张桂青在村子里开了一家淘宝网店,专门出售当地土特产品。一个偶然的机会,老乡网友聊起了蒿子粑,表达出特别的想念,这让她萌发了在网上售卖家乡特产蒿子粑的想法。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蒿子粑一上线,就在淘宝网上位居全网首位,销量火爆。

  “以前自己也在外面打过工,其实在外面每到这个季节也挺好这一口的。我们家销售一直都是居首位,因为回头客比较多。可能是我们做的口味比较适合他们的胃口。”张桂青笑着说。

  家乡的味道

  张桂青的淘宝网店一年能卖出四、五万个蒿子粑,每年农历的三月更是能卖到两万个。对于食材,她和丈夫到村民家里上门收购,严格挑选。浸泡、去汁、反复搓揉,剁碎,蒿子的清香散发出来,再把家里腌制的腊肉切成丁,下锅浇油,用滚烫的开水和米粉按一定比例搅拌,捏成圆形,张桂青家做的蒿子粑沿袭着传统家庭的做法,她也用手机将照片拍下来,放在网上,就是自己网店最好的广告。

  “因为我们家乡人在外面的都知道三月三都要吃蒿子粑,到了三月三期间呢,大概每天能做到千儿八百个的样子。”张桂青介绍。

  张桂青告诉记者,虽然每个蒿子粑的价格只在三、四元钱,但购买的客户大多是在外地的桐城人,他们主要是冲着家乡的的味道而来,为了让游子在他乡能够慰藉思乡之情,她一点也不敢马虎。

  “反正这也不是什么价格特别贵的东西,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坚持着自己的品质,比如腊肉啊都是自己腌的,然后在腊肉这个配比方面,还有粉的配比方面,都尽量迎合更多人的口感。”张桂青诚挚说道。

  现在,张桂青的蒿子粑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张桂青觉得,自己的农村土特产网店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了解桐城的美食文化,这是让她很自豪的事情。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