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扶残助残,用爱心送去希望

  5月15日,五月的第三个周日,为全国助残日。全市共有残疾人31.27万人,占总人口的5.85%,涉及20%的家庭。

  为了让31万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得到保障,我市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从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改善残疾人的民生,残疾人生活不断改善。

  康复

  增强融入社会的能力

  今年6岁的董博,出生20天后被查出双耳听力仅有100分贝。由于家庭贫困,无力承担救治费用。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他戴上了价值20余万元的人工耳蜗,并免费进入市残疾人聋儿语训康复中心接受语言康复培训。如今,他的听力与表达能力已经跟同龄孩子相差无几。从中心建立至今,1500多名听障儿童从这里重返有声世界。

  市残疾人聋儿语训康复中心、沐阳之家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起点自闭症儿童康复培训中心、潜山县丁琼语训部……一大批康复机构层出不穷,在全省率先推行购买服务、民办公助等举措,促进了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的公办与民办互补发展。目前,我市已完成了残疾人康复机构类别化、专业化和“PPP”服务模式的布局。全市共有15家省民生工程贫困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康复机构,实现了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全覆盖。

  我市还充分利用和调动社区资源,在社区开展康复、推广简便、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使残疾人在家庭和社区得到便利、有效、持久的康复服务。通过多种途径,仅2015年,全市共有2万多名残疾人接受医学治疗、肢体矫治和康复服务,恢复或补偿了身体功能,增强了融入主流社会的能力。

  就业

  探索居家就业之路

  在岳西县天堂镇城南社区,有一位被当地老百姓称赞的电商奇才,他虽然身患重症、行动不便,但却是3家淘宝网店的店主,平均每天的销售额可达到1万元,从网店成立至今,销售额已高达1000多万元。

  他就是储辉。很小的时候,因患有小儿麻痹症,他的语言和行动都和常人不一样。为了给他治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储辉一天天长大,通过自学,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技能。2005年12月,储辉心生了一个想法,希望在网上做些小生意。由于他身体残疾,他付出了比常人加倍的努力。终于,在2006年的春天,储辉的网店迎来了第一笔订单。

  从事网上的文字录入、数据编辑,这些工作足不出户,手脚方便的残疾人照样能做。开网店、进货、出货,残疾人能做的和常人一样好。储辉的事例鼓舞了相当一部分残疾人,我市也开启了探索残疾人居家就业之路。

  2015年,我市与国内一家互联网语言平台提供商合作,开发“只要会电脑操作就可在家就业”的岗位。110名残疾人经培训合格,现正从事网上文字录入、数据编辑等工作。推进电商进家庭就业模式,87名残疾青年实现了居家开网店的梦想。

  借助岗位开发,我市将残疾人服务型灵活就业纳入“千元就业扶持工程”,扶持612名残疾人通过自雇形式,在百货零售、汽车租赁、家电维修、家教辅导、盲人按摩、电子商务等行业自创岗位。按照“花钱买服务、办事不养人”原则,开发残疾人专职委员、社区保洁等服务岗位1645个,就业模式的推陈出新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上了自强不息的道路。

  平等

  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5月15日,位于人民路上的宜影影城迎来了一批残障人士,这里正在上映着无障碍电影。“看电影对普通人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我的孩子来说却是一种奢侈。他们从来没有机会和常人一样走进电影院。这次的体验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难得。”残障儿童家长张晓冬告诉记者。

  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市在全省率先将无障碍电影纳入盲人和聋人常态化公益项目,市残联与本市多个影院签订了残疾人观影活动项目合作协议,开展长期协作,定期举办残疾人电影专场活动,免费为残疾人放映一批励志好看的电影作品,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在满足了残疾人康复、就业等生活基本需求后,我市把为残疾人工作的视野拓展到了他们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继开通全国第一家残疾人就业婚恋信息网后,去年我市对残疾人就业婚恋信息网进行改版,搭建残疾人婚恋交友平台。目前,4对残疾人正在热恋之中,1对残疾青年喜结连理。岳西县、枞阳县、望江县、宜秀区建成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接待盲人5000多人次。太湖县图书馆还将每月19日作为残疾读者活动日,开展读书、演讲、观摩等活动。通过社会众筹,大观区重度残疾人吴肖菲出版小说《隐形的翅膀》,成为我市出版小说的首位残疾人。迎江区重度残疾人刘璟成为盛大文学小说阅读网签约写手,原创的4部网络小说平均点击率达百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