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防大汛抗大灾 抗洪前线的共产党员

  程礼初,太湖县百里镇叶榜村共产党员、村主任,在响水崖水库右侧山体随时可能崩塌的最危险时刻,主动请缨在深山坚守70小时,确保了水库下游100多个村民的生命安全。

  连日来的强降雨同样袭击了百里镇,响水崖水库是镇里的宝库,程礼初每天都要徒步1个多小时前往查看。7月3日下午,正在巡逻的程礼初突然发现,水库西侧山体出现了一条约50米长的裂缝,裂缝最宽处有近20公分,山体下方已有不少树木倾倒。凭着经验,程礼初立刻判断,这里将随时发生大型山体滑坡!一旦崩塌,山体滑坡物将全部倾入水库,泄洪道将被封堵,大坝将被涨破,后果不堪设想。程礼初立刻拨通了镇防指电话。经镇防指和国土、水利等负责同志现场勘察,程礼初的判断被证实。指挥部迅速下命令,转移水库下游群众。

  因汛情需要,要安排专人在水库至少蹲守两天现场监测调度。这是一份责任重、危险性大的任务,程礼初主动请缨值守。当晚8时,所有受威胁群众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水库全力泄洪。

  雨势越来越大,程礼初始终坚守在崩塌山体边缘,每小时拍一张图片,做一次测量并及时报告。7月4日凌晨4:20分,一声巨响,山体突然纵向下滑1米多,让近在咫尺的程礼初着实吓了一跳,惊魂之余急忙向镇防指汇报。此时的程礼初已经里外湿透地熬了一夜,加上大量的来回奔走,身体不停在打颤。下午16:50,降雨持续,山体又在运动,下滑的深度由1米多直接到了近3米,程礼初拨通了妻子的电话,"给我送点衣服上来,带点吃的,估计还要在这蹲两宿,自己一个人在家注意安全。"4日,又是一个暴雨的夜晚,程礼初已经20多个小时没睡觉了。"住了一辈子山村,从没那样害怕过山林的夜晚,荒山野岭,风雨交加,尤其后半夜困得不行,但又不敢睡,害怕随时降临的灾难。"程礼初回忆。第二天,妻子上山给他送饭,看到程礼初两眼通红,声音嘶哑,身上、脸上满是泥土和雨水,一言不发。

  7月5日上午,大雨还在持续,但滑坡山体、水位已经基本稳定。"你们没我了解情况,我再守一天,看看情况再说。"村里派人来接替值守,程礼初拒绝了。直到6日下午17时,水库腾空,山体稳定后,程礼初才下山。记者 毕璀 通讯员 舒慧

  党员突击队:保护家园显身手

  7月6日晚22点30分,怀宁县江镇镇日新村同丰圩出现险情,由17人组成的“党员突进队”立即奔赴现场进行抢险。

  在怀宁县防汛抢险抗灾的第一线,哪里出现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忙碌的身影,鲜艳的党旗就是战胜自然灾害的“主心骨”。 通讯员 钱续坤 余飞 摄

 

  潘超:石塘湖畔的“超人”主任

  “在石塘湖圩堤巡查险情,及时处置圩堤渗漏、安全转移被困群众……”这是自7月1日以来,宜秀区白泽湖乡石塘社区主任、共产党员潘超每天忙碌的事,从7月1日到7日,他每晚只睡2到3个小时,社区干部们都叫他“超人”主任。

  7月2日晚上8点,雨越下越大,石塘社区的王贵久家里的水已经涨到了膝盖处,再不走就来不及了!闻讯赶来的石塘社区主任潘超,深一脚浅一脚一路从1米深的水里蹚到了王贵久的家里。潘超站在齐膝盖深的水里劝着守着家不肯离去的王贵久夫妇,耐心地做着思想工作,最终打动了王贵久夫妇,跟随村两委转移到了安置点。

  7月3日凌晨,当潘超冒着暴雨在圩堤上查险时,发现黄花圩周庄段圩堤出现了细微裂痕,潘超认为,暴雨如注洪水凶猛,一旦夜里出现滑坡或者裂缝被水侵蚀,遭殃的可是石塘社区3000多个生命,他立即打电话给应急分队,要求对裂缝进行加固,他自己冒着大雨不顾危险下到圩堤最低处抢险。第二天,宜秀区水利专家到抢险现场勘测后说出了一句惊动在场所有人的一句话:“如果当时你们再晚一个小时实施加固措施,估计圩堤就再也没法保住了……”对于被水围困的受灾群众,水深过不去,潘超就坐木盆上给他们送去粮油米面等生活用品,没地方住,他就把他们送到安置点。

  “快到医院来,咱们女儿生啦,你做外公啦……”就在潘超转移群众的时候,妻子的电话让他心头一震。“现在我这里任务重,回不去,你好好照顾女儿。”这种关键时刻,潘超心里最清楚。没有大家,哪有小家!潘超撂下电话,又开始与大家忙着排查险情、转移群众。 通讯员 方华 郑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