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干堤宜秀区防守段,22.81公里内有24个临时工棚,每个工棚外均高高竖起鲜艳的党旗。为在防汛工作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宜秀区江堤分指在大堤上成立临时党委,下设杨桥、白泽湖、菱北、大桥四个党支部。245名党员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与400多名群众组成一支坚不可摧的防汛抢险力量,24小时不间断巡查值守江堤,确保长江干堤万无一失。
临时党支部 作用不临时
7月9日,临时党委成立后,宜秀区江堤分指很快起草了防汛规章制度,对防汛工作进行了分工和规范。无论是人员分工、值守联络,还是物资保障、险情处理,防汛工作让人一目了然。“成立临时党委,是为了把散沙聚集起来,凝聚力量,研究解决防守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临时党委党委书记李亚波说。
临时党支部,作用不临时。在临时党委的统筹安排下,该区江堤分指的防守工作做到了成员职责明确,所有责任人坚守岗位,全面开展巡查,实行“拉网式”排查。7月15日下午,记者在江堤上看到,每隔一公里就有一个值守点工棚,工棚外醒目悬挂着责任段、责任人,坝上坝下不断有人来来回回巡查,江堤防守井然有序。
为将长江干堤守护工作包保到位,层层压实,临时党委还创建了“九个一”工作机制,即:一面旗帜亮身份,一间工棚强值守,一个袖章明责任,一本本子作记录,一幅挂图明任务,一整套物资储备有保障,一套措施保安全,一套设备畅通讯,一份职责记心中。各个党支部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创新做法。大桥党支部积极开展“我的堤段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活动,每位党员签订承诺书,做到尽职尽责。杨桥党支部通过“三干三比”措施,即支部带着党员干,党员带着群众干,干部带着职工干,做到关键时刻比表现、工作一线比事迹、细微之处比奉献。
发动党员 带动群众
在临时党委的感召下,党员们纷纷争做表率、争当先锋。24号工棚里,王磊正在整理巡查记录。从4日至今,他没有回一次家,吃住都在堤上。连续坚守后,王磊病倒了。为不耽误防汛抢险,他都是偶尔才抽空到附近卫生所吊水。“这是一名老党员应该做的事,不值得一提。”王磊不好意思地说。
由于分工明确,组织有力,每名防守人员都能做到条理清晰、临危不惧。“报告,发现一处疑似管涌。”7月5日,白泽党支部党员方世根发现一处疑似管涌,通过对讲机迅速汇报险情。很快,所有人都收到信息。应急分队迅速赶到,使险情得到快速处置。
在临时党支部的感召下,广大党员的带动下,不少村民自发参与到江堤防守中来。
15日下午,骄阳似火,白泽湖乡先锋村防守段,村民余永峰尽管满头大汗,却依然坚持沿着江堤仔细巡查。他说:“我对江堤很熟悉,又有多次防汛经验,所以排查起来也有章可循。”两天前,余永峰发现一处疑似管涌,及时上报后得到处理。白泽湖乡村民张富林也自觉参与到防守大堤中来,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他每天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到19里外的菜市场买菜,当起一名厨师。空闲的时候,张富林就加入到巡查队伍中去巡堤护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