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确定了坚持从安庆实际出发,走城市、县城、小城镇、康居新村“五位一体”城镇化的方向,形成“一圈两带一轴”的布局。“一圈”,即安庆中心城区与枞阳、怀宁县城及周边海口、月山、茶岭等城镇共同组成圈状的安庆中心都市区。“两带”,即依托长江水运和规划的江北高速公路形成沿江城镇发展带;沿沪渝高速、合九铁路的山前平原城镇发展带。“一轴”,即安庆沿206国道和318国道纵向延伸的至怀宁、潜山、岳西的 “安怀潜岳”城镇发展轴的城镇空间格局。走布局集中、城镇集聚、用地集约的城镇化之路。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以集中布局促进集约发展。规划城镇化水平到2020年达54%。

      全市现有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个(桐城市新渡镇),全国重点镇11个(7个县城镇及桐城新渡、怀宁石牌、枞阳横埠、太湖徐桥镇),20个省中心建制镇,7个省重点中心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总体部署,各地以小城镇建设“宜城杯”竞赛活动为契机,县(市)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桐城市区]
      桐城古城始建于隋大业九年(613年),在今城区东部筑同安县新城,城为正圆形,状如金龟,寓金龟永寿之意。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为桐城。元和八年(813年),县令韩震因山多猛虎、毒虺,遂放火烧山,使县郊诸山成为秃岭,城又被称为山焦城。到明代城垣倾圮。明万历年间,知县陈于阶用17年时间建成了周6里长的砖城。城墙高大雄伟,为江淮间县城之冠,赢得“铁打桐城”之誉。抗日战争期间,桐城屡遭日军飞机轰炸,城市破坏惨重。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桐城市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成倍增加,建成区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桐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已通过总规纲要审查,文都古城保护修复规划有序开展。始建于元代的文庙和紫来桥、闻名遐迩的六尺巷、崩雪溅玉的披雪瀑、风光秀丽的仙龙湖、富有传奇的仙姑井、香火兴盛的一笠庵,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潇洒园、啖椒堂、左忠毅公祠、后乐亭、桐城派作家故居等文化遗迹移步可寻,建成后的桐城文化博物馆充分彰显丰厚的桐城文化底蕴。南大街、胜利街、北大街和六尺巷等“三街一巷”古建筑群、名人故居群更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市政务服务中心、体育馆、老干部活动中心相继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公用设施配套日臻完善。22万伏香铺变、11万伏投子变相继建设。二水厂扩建工程竣工并网供水,新铺供水管网35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达5.5万吨;硬化城区沿街巷道1万平方米,改造人行道3.7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公交候车亭52座。

[高河镇]
      高河镇是怀宁县新县城,206、318两条国道线和合九、合安铁路在此交汇,沪蓉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是皖西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铁路安庆西站所在地。1985年撤乡建镇以来,该镇利用其地理、交通优势加快建设步伐。在1988年建成的日供水1000吨水厂基础上实施了由安庆市三水厂接引长江水工程;在已有3.5万伏变电所的同时,新建22万伏变电所;在约13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集聚人口超过12万人,新修的道路纵横交错,宽阔平坦,文化广场、市民广场、体育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别具一格。同时,老镇区沿国道和高秀公路两侧进行改造,逐步拆迁建成住宅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随之完善配套。
      1993年以来,该镇先后被国家计委、建设部分别列为全国100家和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还先后被省政府批准为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社会发展综合试验区。
目前,正加快县城第四轮规划修编,大力推进县城E区“双河道”和东南新区建设,启动三鸦寺湖滨新区规划,推动金拱、马庙、茶岭三镇与县城同城化发展,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和“白加黑”工程,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努力建设30万人口宜居宜业的中等城市。

[枞阳镇]
      枞阳镇分上、下枞阳。古宗子国都及枞阳郡、枞阳县治在下枞阳,汉武帝在此首建枞阳县。三国吴将吕蒙亦在此建城,人称吕蒙城。东晋名臣陶侃曾任枞阳令,《明一统志》所载枞阳镇的惜阴亭就是后人追思陶侃而建的纪念建筑。后因古城临江,常遭水患,自隋代废县为镇后渐向高处发展,形成今天的枞阳县城关镇,习惯上称上枞阳。枞阳古镇东南滨临长江,西北环列群山,湖泊错落其间,景色旖旎,被誉为皖中翡翠。
      1983年,枞阳第一部县城总体规划问世,标志着县城建设步入正规化轨道。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上枞阳以莲花湖为中心布局,依托老城向东、北方向发展,下枞阳就地调整,上、下枞阳逐渐连片。1993年,第二部县城总体规划进一步提出发展下枞阳的战略。根据这一发展思路,先后投入建设资金1.5亿元,城区面积由3.1平方公里拓展为4.1平方公里。新建和扩建湖滨、渡江、光明、凤凰山、长江等5条道路,全长12公里。2006年又启动占地5.5平方公里的银塘新区建设,“田”字形的道路框架基本形成。位于县城滨江新区、下北线南侧的枞阳镇民营经济配套园,总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已投产和在建企业8家,协议投资1.65亿元。一座以宏扬枞阳古战国文化为主的旗山公园已经建成。镇区有自来水厂2座,日产自来水1.6万吨,自来水普及率90%。液化气供应站2座,供气能力250万吨,液化气普及率80%。

 


 
摄影作者:钱正义
 

[梅城镇]
      潜山县城所在地梅城镇,为中国名镇和全国重点镇、安徽省百强乡镇。历史上曾有800余年为州、郡、府治所。古城原有城垣为楚灵王所建。在此之前,是西周武王封伯益之后所建的皖伯国。楚灵王所建的皖城,是在方国基础上建的军政治所,相当于县级城邑。秦汉时期古城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汉武帝南巡,登礼潜之天柱山,皖城是其下榻之处。汉武帝从皖城到谷口(今野寨),经过旌驾桥,再到拜岳台,礼成之后将天柱山“号曰南岳”。
      改革开放以来,梅城确立了发展的新目标。新县城总体规划将城区划为彭岭片、主城片、彰法山片和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157平方公里。区内规划开发景点有三祖寺近郊公园、薛家岗古文化遗址、皖光苑、雪湖公园、胭脂井、烈士陵园、吴塘湖、石堰湖等。目前,城区建成区1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完成县城40米宽的舒州大道,南街东路、后街东路、梅陵路、北街路、太平路、天柱山路的拓宽、改造及油路铺筑,建成22条主街道、3条排水干渠,万吨水厂一、二期工程及自来水管网铺设。国家网球训练基地、天柱第一城等也相继建成。液化气站建成供气,城区液化气普及率89%。公交已开通3条公共汽车营运线路。

[天堂镇]
      天堂镇位于岳西县东南部群山环抱的盆地中,原名衙前镇。1960年后根据县城规划方案重新建设,逐渐形成东西与南北向垂直交叉的“井”字形格局。主要街道有7条,主城区道路总长8.5公里,路宽15~20米不等,最宽25米。
 

 


 
摄影作者:江克俭
 
 

 
摄影作者:江克俭
 
 

 
摄影作者:江克俭
 

      改革开放以后,岳西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接天堂镇的105、318两条国道和济广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距最近的空港及长江水运码头110公里,距合九铁路40公里,特别是近几年实施了“六潜高速”天堂段、山货大市场、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石桥公墓、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站等47项重点工程建设,改变了昔日人靠步行、货靠肩挑的交通落后状况,以县城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络覆盖28个乡镇。城区建起邮电通信大楼,数字移动通信与国际联网,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城区供水普及率95%,日供水能力1万吨。液化气普及率93%。
      天堂镇是一个工业强镇,现已形成了以汽车配件、工艺被、农特产品加工、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为主的颇具规模的企业群体,全镇有中外合资企业2家、省命名的明星企业3家、省出口创汇大户企业两家、省乡镇企业50强一家。其中天鹅、天纺集团是全国最大的2家绗缝被生产出口企业。

[华阳镇]
      华阳镇由原望江县城雷阳镇和华阳镇合并而成。
      原望江县治雷阳镇,古为大雷戍。自晋末建新冶县以来,曾为新冶、义乡、大雷郡、高州、智州等各级行政区的治所。明万历三年(1575年),同知署县事的蹇达集资筑成砖城,周长626丈,共开5门。城内有三孝祠、青林寺、文庙和雷阳书院等古迹。东门的卧龙桥直通华阳镇,与江岸相连。望江县设置后,仅在南宋末年为避北兵而将县治迁到江南的香口镇,回治后一直到现在基本未动。民国期间称青林镇,1952年改称城关镇,1992年改名雷阳镇,现并入华阳镇。
      近10年来,华阳镇建设步入法制化轨道。根据新的总体规划,雷阳镇与华阳镇联成一片,发展为一个新型的港口重镇。目前望江大道一期、雷池大道、雷阳路、环路东、西路已贯通,城市骨架基本形成。安九公路望江段建成通车,改善了该镇的对外交通条件。建设中的望江长江公路大桥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华阳镇的交通状况。设计日供水10万吨的二水厂直接从长江取水,自来水普及率达96.8%。液化气普及率95%。
      华阳镇经济发达,是县级生态示范建设试点乡镇,素称“鱼米之乡”,境内拥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及镇属工业集中区,是望江县的重要工业基地,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达,

[晋熙镇]
      太湖县晋熙镇有1500多年历史。南朝宋创建太湖左县时,县治还在“龙山太湖水侧”(今为花凉亭水库淹没区),不到5年就迁到平原地区。北齐行台左丞卢潜始建太湖土城,历经修葺,旧城有3.5公里长,并开有“仁和”、“德胜”等6门,还有宽3米多的护城河。唐宋以后,土城毁弃。明嘉靖四年(1525年),知县王良卿始建砖城。千年古镇,历经风雨,旧名太湖城,明清为县市乡。民国时期,先后易名为城厢镇、新治镇。民国31年(1942年)改名晋熙镇。民国33年(1944年)在岔路口设震宇镇,后又易名为新治镇。1956年6月改名城关镇。1992年复名晋熙镇。
      为预防花凉亭水库的风险,1978年3月,于长河东岸丘陵岗上动工建设晋熙镇新城,,经过30多年建设,已成为太湖县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区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配套,街道宽广平直,建成区面积达1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新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府前小游园、外环路、天华路、晋湖路、观音路和太湖中学、县职教中心等增添了亮色。城区自来水普及率87%,液化气普及率90%。主要街道和花亭湖景区内公交车往来穿梭不息,为过往行人提供服务。
      晋熙镇是“全国重点镇”、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钼酸铵、水松纸、农用车辆、“山里鹤”土特产等拳头产品畅销国内外,其中众立公司、众泰公司、凯达公司、燎原公司、农用运输机总厂、今科生物公司等骨干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年产值均超千万。

[孚玉镇]
      宿松县城孚玉镇有悠久的历史。西汉初年在此建松兹侯国,后改设松滋县。据考,古县治在今柳溪乡,历经沧桑,已了无遗迹。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迁入鲤鱼山南麓今址,始名宿松县。初建时无城垣。明崇祯八年(1645年),由监军史可法领任监督,知县荀天麒监造,花了2年时间,建成周长2公里的城垣,开城门6个,辟街道4条。清康熙、乾隆年间经多次修葺,始成规模。抗日战争期间,县城惨遭日机多次轰炸,破坏殆尽,城墙被拆除。
      1982年,宿松县第一部县城总体规划问世,标志着县城建设步入正规化轨道,城区开始全面实施依托老城由内向外拓展的发展战略。近10年来,随着林园休闲广场、东一环路、宿松南路、孚玉东路的建成,县城新城的框架已逐步显现。2004年8月启动的宿松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西北,规划面积50 平方公里,现已开发8平方公里,建成6平方公里,区内干道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已建道路23条24公里,现有入区企业116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互益精纺、锦绣经纬编、中振服饰等8家,省“861”项目4个,上市公司1家,初步形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等主导产业。另建有日供水2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所各一座,城北污水处理厂也已动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