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经济实现平稳增长。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613.2亿元以上,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企稳回升态势。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5%。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58.8 亿元,增长12.1%,其中税收收入比重88.1%,较上年提高2.4 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规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317%,高全省23.1个百分点。发展活力逐步释放。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1526户,增长13.2%,其中新登记企业9118户,增长14.7%。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14户,总数达1784户。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7∶50.9∶35.4。工业实力增强。全年工业技改投资565 亿元,占工业投资64.2%。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5 家,市高新区列入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2%,占GDP 比重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新增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2家。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农业产业化规上企业47 家,总数达697 家,规模经营逐步扩大,耕地流转216 万亩,新增家庭农场9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62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100亿元,居全省第2位。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4家,总数达15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3.8亿元,增长13.3%。新增技术转移中心3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速均居全省首位。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淘汰和整治燃煤锅炉224台、黄标车9122辆,秸秆禁烧实现卫星监测“零火点”,空气质量居全省前列。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通过验收,岳西县列入国家级生态县,潜山县、宜秀区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区)。建成国家级生态镇13个、生态村1个。
有效投入持续扩大
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环保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工和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全年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9.6 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省“大新专”项目完成投资592.6 亿元,居全省第5位,新开工项目155 个、竣工项目76个,分别居全省第3 位和第5 位。投融资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争取4 批、185 个项目、68 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数和资金数分别居全省第1 和第2位。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54批、23 亿元,占全省比重达13%。外环北路成为国内首个纯公益性PPP项目,城区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正式签约,宿松沿江一级公路、怀宁“三馆一中心”等PPP项目开工。“新三板”正式挂牌企业6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8家。市城投公司和桐城建投24亿元债券获准发行,市城投公司40亿元中票获批注册,市经开区新型城镇化项目获农发行授信100亿元。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区改造背街小巷30条、棚户区和城中村105 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燃气管网26 公里、供水管网25 公里,完成市区4200公里地下管线普查勘测。实施“房票”安置试点,促进征地拆迁工作。安庆市省级“多规合一”试点获批,源潭镇成功申报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鸦滩镇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小镇”。美好乡村加快建设。新建美好乡村中心村87个,改造农村危房21870户,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1座,解决24.5万农村居民和1.7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村级公路网化工程418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18座。潜山县官庄村、宿松县金坝村成为“全国第二批宜居村庄示范”。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政府部门由39 个精简为31 个。“三个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市直部门权力事项精简33.9%,审批事项精简21.2%,涉企收费项目减少65.8%。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农村综合改革稳步实施,完成市级公车改革任务。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皖西南(B型)保税物流中心获批,安庆港成为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安庆至上海精品集装箱航线开通。成功举办北京、上海、广州(安庆)经贸活动,积极开展境外招商。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亿元。利用安徽省与中央企业对接平台,成功签约央企合作项目30个、总投资440亿元,签约项目数和投资规模分别居全省第1位和第3位。
民生保障水平提高
13 类民生支出286.2 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4.9% ,同比提高1.7 个百分点。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22789 套,分配入住15930 套。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8.3 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7.6万人。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5%和12.5%。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23 所,新增床位2080张。全面建立“救急难”机制,实施救助1万余户。争取5个贫困县列入省光伏扶贫试点,完成150 个村“整村推进”工程,贫困人口减少15万人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迎江区、宜秀区、桐城市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评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市文化馆、美术馆新馆投入使用,市博物馆新馆加快建设,新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200 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妇幼保健、人口计生、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
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全面启动国家文明城市创建,长期违法占道设施、违法建筑、户外广告等拆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城乡“三线三边”环境治理不断深入。组织开展“安全安庆提升年”活动,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1%和6.3%。信访维稳工作进一步强化,“天网”工程深入实施,公共安全管控持续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