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述


      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300年的“桐城派”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科学家、思想家方以智,清代文学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书法、篆刻大师邓石如,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黄镇、“杂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著名学者严复、陈望道、周予同、郁达夫等在安庆任过教。李白、黄庭坚、陆游、文天祥、史可法、王士祯、孙中山、柏文蔚、秋瑾、胡适、陶行知、苏曼殊、恽代英、叶以群、韦素园、徐悲鸿、毛泽东、陈毅、胡耀邦等历代著名人物都在安庆留下过足迹。安徽省的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2014年,安庆市全面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推进国家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建设新的安庆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美术馆。

群众文化

      民国时期,安庆建有省立民众教育馆,面向市民开展教育和文娱体育等活动。

      1950年成立安庆市群众艺术馆,2006年更名为安庆市文化馆。主要职责是: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进行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群众文艺理论研究、大众科普资料编辑、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相关培训等。

      近年来,安庆市以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为契机,切实按照等级站软硬件标准要求,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省级等级站率达到75.3%。全市15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乐民活动,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发挥了重要作用。

 

 


 
摄影作者:周传祥

 


 
摄影作者:周传祥

 


 
摄影作者:周传祥

      
      2012年,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设施为基础,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民生工程,共建成101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不含宿松),每个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终端计算机不少于10台,局域网存储空间不少于1TB,互联网出口带宽不低于2M。

      2013年,安庆市坚持把公共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成功获准创建“第二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标志着安庆的群众公共文化建设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以此为契机,全市从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等方面进行创建活动,着力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起来、公共文化阵地转起来、公共文化活动活起来。

    
2014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7个,文化馆12个,乡镇文化站16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5个。全市广播电台9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25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0座。全市有线电视用户82.9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1.73万户,全市广播电视农村直播卫星用户9.44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33%。全年出版报纸4种,总印数2390万份;期刊(杂志)4种,总印数6.78万册;年末全市共有各级档案馆12个,馆藏档案资料16.19万册,库馆总建筑面积22532.9平方米。

 


 
摄影作者:胡若虚
 
 

 
摄影作者:胡若虚
 
 

 
摄影作者:胡若虚
 
 

 
摄影作者:胡若虚
 

      近年来,在继续扎实开展“文化下基层进社区”活动的同时,又实施“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在2013至2020年间,每年将在市直文化单位选派24名左右优秀文化工作者,到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覆盖的县、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三区”工作或提供服务,每年为“三区”各培养2名急需紧缺专业的文化工作者。

文博图事业
[图书馆]


      在现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建立前,安庆的图书馆事业一直领先全省。安庆各大书院藏书丰富,从留存至今的望江雷阳书院藏书库规模可略见一斑。除书院外,不少名门望族还有私家藏书处。较著名的有刘大櫆的四望亭、方宗诚的九间楼、吴汝纶的藻泳楼、李光炯的抱壁精舍等。其中清嘉庆年间望江人倪模在安庆关岳庙街兴建的江上云林阁,藏书近10万册,并编有《江上云林阁书目》,冠于安徽全省。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安徽巡抚邓华熙将姚家口敬敷书院旧址改建为藏书楼。光绪二十七年,何熙年等印发《皖省藏书楼同人广告本省宦绅公告》,提议将藏书开放供大众阅读。次年,藏书楼由安徽学务公所主持对外开放,开安徽公共图书馆事业先河。后藏书楼因陈独秀等在此演说革命被查封。清宣统年间,怀宁人吴传绮于安庆大弓箭巷设馆,将私人藏书拿出供大家阅览,为市境第一家私立图书馆。

      民国开元后,安徽教育司司长邓艺孙于安庆存古学堂旧址筹建公共图书馆,于1913年2月10日正式开馆,但当年9月即被军阀倪嗣冲关闭。次年,省立图书馆迁至鹭鸶桥,恢复开放。1920年,省政府将旧藩署内新建的楼房连同天柱阁花园一起划归省立图书馆。到1930年代,馆内已设有儿童阅览室、中学生阅览室、普通阅览室、杂志阅览室、阅报室、藏书楼、文物陈列室、研究室、教育档案室等,继而又成立巡回文库和临江分馆,藏书共12万余册。其中珍藏善本及线装古籍达3万余册。此外,1922年成立的省立安庆通俗教育馆(后改名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设有图书部,设成人、儿童阅览室和14个阅报处,并与省立图书馆共同在菱湖公园、森林公园和大观亭设立图书流通处。直至1938年安庆沦陷,安庆的图书馆事业一直领安徽风气之先。

      1950年3月10日,以原省立图书馆和安徽通志馆藏书为基础,成立皖北安庆图书馆。后几度更名,1959年定名为安庆市图书馆。
进入21世纪,安庆市图书馆迅速迈进自动化建设的门槛。2000年建成馆内局域网,2001年启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ILAS进行业务管理,2002年与互联网连结,2004年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级分中心,2005年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二级公共图书馆。2013年,全市共新增6个国家一级图书馆。

      市图书馆现馆藏文献总量30余万册(件),以8.5万余册线装古籍为主要特色。其中有4321册善本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安徽省善本书目》,9部入选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明、清两代古籍藏品丰富,桐城派名家手稿、地方志、家谱、地契等珍贵地方文献资料和历代名人字画都有收藏。如明休宁胡正言刻版彩印《十竹斋画谱》,明景泰年间的《资治通鉴》,桐城张英、张廷玉家族《张氏宗谱》、吴汝纶《高甸吴氏宗谱》、陈独秀家族《义门陈氏宗谱》,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出殡图》,左宗棠、李鸿章、姚鼐、邓石如、徐悲鸿等名家书画,影印版《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传世藏书》等大型丛书和民国版、港台版图书,都有收藏。除古籍外,馆藏中文普通图书15万册,民国书刊5千余册,报刊合订本5.5万册,光盘视听等其它文献5千件。

      现馆舍总面积6000平方米(菱湖南路馆4050平方米,人民路老馆1950平方米),阅览坐席430个。设有流通外借、期刊阅览、古籍、地方文献、电子阅览、多媒体报告厅、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盲人有声读物阅览、老年阅览、少儿分馆、移动终端图书馆期刊服务、天方有声数字图书馆、天闻少儿智趣视听馆、就业数字图书馆等读者服务部门,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书刊实行开架借阅,采编、流通、期刊和检索系统实现计算机管理。

      安庆市图书馆除坚持常年开放的阵地服务,还与八县(市)公共图书馆和安师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庆医专、桐城师专高校图书馆等共13个图书馆签署了合作协议,推进文献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以“传播优秀文化,培育人文精神,共享文明成果,提升城市品位” 为宗旨的大型系列公益文化讲座“安庆大讲坛”,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讲座。自2011年6月12日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70期,成为体现安庆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


[博物馆]

      安庆市博物馆建于1978年,老馆位于安庆市沿江东路熊范二烈士专祠内,建筑面积35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800余平方米。与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一座以近代史为主的地志性综合博物馆,主要承担安庆市文物调查、征集、考古发掘、陈列展览、藏品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职能,为国家重点博物馆。曾先后荣获省馆藏文物建档示范单位、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暨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坐落在菱湖风景区内,始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9067平方米,展厅面积400余平方米,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和珍贵文物,展示了黄镇由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将军、外交家、艺术家的历程。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朱镕基、布赫、王兆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海内外观众百余万人次。现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廉政教育基地和省少先队教育基地,被文化部授予首批全国文化系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称号。

      固定展览辛亥革命在安庆,分为“醒华第一声”、“徐锡麟起义”、“熊成基起义”、“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革命组织”、“黄花岗三烈士”、“皖江九烈士”、“国魂不死”等部分,通过大量老照片,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发生在安庆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建于2009年,是一座兼具展览特色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陈列分为“黄梅之乡、源远流长”、“乡音清韵、皖江奇葩”、“黄梅圣地、生机无限”、“艺术盛会、四海礼赞”、“凝心聚力、再创辉煌”五个部分。以大量珍贵老照片、资料、实物及文字说明展现了黄梅戏的发展历程,并采用大屏幕触摸屏、雾幕投影、幻影成像、移动触摸屏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增强教育和娱乐功能。

      目前,建设用地4公顷、建筑面积31634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的安庆博物馆新馆已开始建设。新馆包括基本陈列区、临时展览区、区域文物中心库房、科研宣教区、安防监控中心、公共服务区等。其中陈列展览区又分古皖文化展区、城市发展历程展区、戏剧及黄梅戏博物馆展区、美术馆展区、安庆名人陈列展厅、近代风云陈列展厅、自然科学展厅、书画陈列展厅、文物精品展区、民俗文化展厅、文化交流信息中心及多媒体中心等,将是一座与安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相符,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品质高雅,能全面反映安庆整体历史文化面貌的综合性的现代化智能型博物馆。
附:安庆市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1、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 
2、安庆市陈独秀墓园 
3、岳西烈士陵园
4、桐城市烈士陵园 
5、桐城市博物馆 
6、潜山县博物馆
7、天柱山风景名胜区 
8、太湖县烈士陵园
9、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


[文物保护]

      安庆市文广新局内设文物事业管理局,负责指导全市文物、博物馆事业,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文物工作的政策法规;拟订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规定并监督实施;协调指导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业务、文物宣传、文物安全、文物鉴定、文物信息及科学研究;负责审核申报国家、省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协同市城乡建设等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及街区保护和监督管理;履行文物行政执法督察职责,依法监督管理文物市场;承担文物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指导文物、博物馆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承担市文物保护委员会日常工作等。
      安庆市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先后考察或发现了城区50余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太平军营垒、太平天国英王府、馆衙、望楼及熊成基马炮营起义会址、安庆内军械所旧址等重要遗存。尤其是1985年通过城乡文物普查,基本掌握了城区文物古迹分布情况。配合基本建设,抢救性发掘了春秋、战国等时期的古墓葬,征集到一批重要出土文物和流散文物,及时追缴了被携往外地的出土文物太平天国圣库砝码,承担了国家文物局确立的《薛家岗文化综合研究》重点课题——调查研究安庆区域先秦遗址文化,以及安庆市棋盘山遗址发掘工作。目前馆藏珍贵文物数千件,主要为古化石、石器、陶瓷器、青铜器、名人碑刻、书画、革命文物和文史资料等,较为突出的有30万年前的古象颚化石、新石器时代的石雕人面像、越王丌北古剑(32字错金铭文)、楚国金币“郢爰”、明青花瓷器、明史可法“戒袽绸桑”碑刻、清邓石如隶书碑刻、太平天国圣库砝码、铁炮、兵器以及邓石如、郑珊、太平天国画家虞蟾、陈若木和现代书画家何香凝、于右任、王雪涛等名人书画。
      桐城市博物馆收藏的桐城派文物和潜山县博物馆收藏的薛家岗遗址出土文物等也都很有特色。


 

 


 
摄影作者:胡若虚

 


 
摄影作者:胡若虚

 

      目前,《安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并获省政府批准。已完成陈独秀墓、谯楼、世太史第、熊成基范传甲烈士专祠、探花第、明伦堂、江西会馆、铁砚山房、天主堂、安徽巡警学堂(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红军第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王步文故居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验收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752处,其中新发现1009处。全市有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1处,市、县文物保护对象2300余处。全市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项目177项,国家和省“非遗”传承人14人,设立了3个省级“非遗”项目传习基地。岳西县响肠镇、桐城市孔城镇获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附:安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1996年)
  薛家岗遗址(新石器时代)    潜山县 
第五批(2001年)
白崖寨(元至清)        宿松县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宋至清) 潜山县
第六批(2006年)
 振风塔(明)       迎江区
 世太史第(清)       迎江区
第七批(2013年)
张四墩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周) 宜秀区
孙家城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 怀宁县
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清至民国) 大观区
陈独秀墓(1947年) 大观区
安庆南关清真寺(清) 迎江区
安庆天主堂(1893年) 迎江区
张廷玉墓(清) 桐城市
桐城文庙(明至清) 桐城市
太平塔(宋) 潜山县
法云寺塔(明) 岳西县
浮山摩崖石刻(唐至民国)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