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3月24日讯 在安庆,提起谯楼无人不知。作为安徽分省自治的标志性建筑,多年来自然损毁严重的古谯楼眼下正被全力修复。记者获悉,修复将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整个工程预计7月份结束。
一所中学的“大手笔”
记者昨天来到位于安庆市司下坡北端的谯楼时,现场正在施工。据了解,修复谯楼的工作于本月15日正式启动。目前,楼上的瓦片和梁已被拆下,并被编上号保存。
古谯楼紧邻安庆市第一中学,而负责修复古谯楼的单位正是安庆一中。安庆一中校长周诗长告诉记者,谯楼所在地原是池州军分区。随着该军分区的迁移,安庆一中贷款2100万进行土地置换,并于去年6月30日正式接手包括谯楼在内的60亩土地。
接手后,安庆一中立即将谯楼的修复提上日程。“既然要修复,我们就想做到最好,不留遗憾。”周校长说,校方多次就修复问题召开会议,最终确定聘请东南大学资深明清建筑修复专家杜顺宝教授设计修复方案。
去年7月28日,双方签订设计合同。9月,杜教授拿出两套修复方案。一套是在保持现状基础上修复;另一套是将建筑的基座拔高一米。在省、市文保专家的指导下,最终确定按谯楼原貌进行修复。
整个修复工程预计将用112天,安庆一中预计投入不少于150万元。修复后,校方还打算进一步将谯楼建成安庆老城历史文化的陈列馆。“这些对于一所中学而言,的确是个大手笔。”安庆市政府一位官员在获知情况后赞叹。
校方道出修复深意
安庆一中缘何一心要修复古谯楼?
记者了解到,民国时期,谯楼处恰为安庆一中的前身———省立安庆初中、高中部旧址。今年10月,安庆一中将迎来百年校庆。周诗长校长说:“我们修复谯楼,因为它是百年一中的见证。”同时,谯楼的修复也必将提升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
同时,周校长告诉记者,谯楼修复后还将成为安庆市的一大看点。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整个安庆市都在积极投入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采访中,安庆市作协、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史学家张健初先生说,一中修复谯楼的消息传出后,很多土生土长的安庆人都很激动。“儿时玩耍的地方经过几十年风雨,终于能够恢复容颜。”
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谯楼是安徽建省的标志性建筑。通过周校长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史料,记者了解到作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谯楼,始建于元代。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宁迁驻安庆,司署正是设在谯楼内原府署大院。因此,谯楼被认为是安徽省分省自治的标志建筑。
张健初先生告诉记者,谯楼有600余年历史,无论从政治从历史从文化角度来看,它都无可争议是安庆古城的灵魂。“谯楼不单是一中的,是安庆的,更应当是安徽的。”
呼吁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
安庆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华庆生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安庆一中把文物的保护和修复视为学校建设的一部分,对文保认识很高,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
华局长介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安徽省实施办法,国家所有的文物,由其使用、保管单位负保护责任。但是现实情况是,像安庆一中这样积极参与并大力投入的单位很少。不少单位以没有经费为由,不承担应有的责任。更有甚者,一些单位为了自己的工程建设,毁坏文物。
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多次提出“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思路。真正能做好文保工作,华局长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并且越来越多的责任单位。”(李欢、陈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