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张轼:经历两次反“扫荡”

作者:江帆,杨宏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7-24 10:08:41     张老向记者展示他为纪念抗战80周年书写的作品。刘莉 摄    “战歌激起从戎志,少小挥戈卫故乡。”抗战时期,无数有志之士加入人民军队,跟着共产党,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也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了一切。新四军老战士张轼就是其中的一位。7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张轼老人的家中,对他进行了采访。
   1923年5月,张轼出生于安徽舒城县千人桥。1938年春夏之间,侵华日军陆续攻占了合肥一带,战火烧到了张轼的家乡。由于受日军炮火和飞机的轰炸,学校毁于一旦,正在舒城县第一高级小学读小学六年级的张轼只好失学回家。那时,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大江南北,到处都激荡着抗日救亡的歌声,年轻的张轼受到鼓舞,在东进的新四军来到家乡舒城县后,毅然加入了新四军,成为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战地服务团的一名战士。那一年,他只有15岁。说起当年参军的经过,张轼笑着说:“那时我的年龄比较小,个头也不高,首长就说:你年纪太小了,不能当兵。可是由于我读过书,新四军中又缺乏识字的知识分子,于是我就被分配到战地服务团。”
  战斗的岁月是艰苦和残酷的,直到今天,张轼对自己两次反“扫荡”的经历还是记忆犹新。
  在六合县,竹镇区是比较巩固的后方,张轼所在的县级领导机关都驻在那里。在1940年9月的反“扫荡”中,上级领导指示县级机关单位的同志到镇北三里的一个自然村前集合听章策区长作动员。正在讲述敌情动态的时候,不料遭到敌人的骑兵突袭。“当时敌人先向正在讲话的章区长开了一枪,章区长的面部被打中,应声倒下,现场一片惊愣。顷刻,我们区队立刻反击,与敌人进行迂回战。几个小时后,敌人丢下了几具尸体逃跑了,而我们除了一人受伤外,其他没有一点损失。”
  1942年是斗争最为残酷的一年。在定远县,面对敌人午收季节抢掠粮食的扫荡,张轼和战友们一起帮助抗日军民“坚壁清野”:在房屋里不给敌人留粮食,在田野里不给鬼子留庄稼。盘踞在定远城的伪军大队长蒋明硅率领200多人,向凤阳、定远、嘉山三县等地扫荡,抢劫粮食,当即就遭到了张轼所在的独立二团和区乡游击队的迎头痛击,被迫龟缩在定远城内。张轼当时还赋诗一首:人民战争显神威,日伪城中紧被围。愿我枕戈诸义勇,瓮中捉鳖蒋明硅。
  在六合县,张轼还和时任县委宣传部长的王榕一起,利用钢板、铁笔、油印机等简陋的设备办起了当时淮南地区唯一的一份县级油印小报《新六合》,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
  同年秋末冬初,张轼还参加了对驻守在凤、定、嘉三县凤四区红心铺的日伪军据点的三次攻坚战,其中最后一次被称为“火攻红心铺”。一个深秋的夜晚,张轼所在的团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悄悄地把该据点团团包围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人展开了分割包围后,将他们各个击破。外围的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纷纷投降,而少数敌人躲进了大碉堡,负隅顽抗。当时我军武器落后,只有步枪、手榴弹和几挺轻机枪,而敌人的碉堡火力密集。突击队员一靠近敌堡,就会遭到居高临下的猛烈火力攻击,伤亡较大。对此,团指挥部马上召开“诸葛亮会”,召集大家商量办法,最后决定用“土坦克”来克敌制胜。“我们从老百姓家里借来十几张大方桌,一字排开,把方桌的前后腿捆在一起,再借来十几床棉被,浸水后铺在大方桌上。突击队员就钻在桌子底下一起抬着桌子一步一步向敌人的碉堡靠近,终于拿下了敌堡。”回忆起那战火纷飞的战斗场景,老人依然十分激动,“到最后还有少数的敌人拒绝投降,躲到了碉堡的二、三层上继续顽抗。群众们就抱来了干草、干辣椒塞在碉堡的底层,泼上煤油点燃,浓烟把敌人呛得无处藏身,只好用枪挑着白布条投降。”
  1949年,张轼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第四分区政治部工作,后因病回家休养。1950年转业后又先后担任了省级监察员、安庆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安庆报》主编等职务。1980年,任安庆市政协党组副书记,直到1989年离休。
   如今的张老在家安度晚年,研究学术,从事著述。回忆起那些战斗的日子,老人总是感慨万分。他经常教育后代,要牢记革命的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