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王元龙:为救谭震林司令员身负重伤

作者:曹传林,杨宏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7-17 9:21:34     王元龙在家给花浇水 王三保 摄     现年84岁的老红军王元龙居住在太湖县晋熙镇老城东门巷3号,记者来到他家时,他正在院子里侍弄花草。他的老伴告诉记者,每天早晚给花草浇水,成了王元龙的一项工作。虽然老人年纪大了,但他依旧健朗,尤其是精神乐观。听说记者的来意后,老人显得十分高兴,愉快地接受了采访。
    1923年7月22日,王元龙出生在太湖县汤泉乡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年幼的时候父亲就离家出走,母亲被家族其他人卖掉。5岁时,他就被迫给地主放牛。王元龙老人对记者说,他还有一个弟弟叫王华荣,两人相依为命,王老随部队走后,弟弟也在家乡参加了农民自卫队,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在1947年被国民党回乡团杀害于洪家岭,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华东军区担保委员会发给王元龙的伤残证上记载着他是1937年2月23日入伍的,1941年入党。实际上据老人回忆,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就一边放牛一边为当时在鄂豫皖根据地活动的红四军游击队当联络员。1937年初,部队转移,当时未满14岁的王元龙悄悄跟在部队后面。因为年龄小,部队一开始不批准其入伍,后在他的一再要求下,被特批入伍。之后,王元龙随部队转战了岳城、景德镇、泾县、石台、潍坊、青岛、池州、烟台、四平等大半个中国。
  王元龙对记者说,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经过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他当时就在军部警卫连当通讯员。1941年,在蒋介石的阴险策划下,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了。
    王元龙清楚地记得,当时他们部队在江南,准备转移到江北。1941年元月的一天,部队刚到达泾县云岭时就遭遇国民党部队的攻击,双方展开战斗,当时他们警卫连苦苦战斗了7天7夜,最后只剩下了两个人,一个是女指导员梁玲,一个就是他自己。梁指导员在只剩下5发子弹的时候将他一把塞进山洞里,并用战友的尸体将他掩盖起来。王元龙说:“当时,满身是血的梁指导员让我躲在洞里不要出来,并向我交代说,等战斗结束后再出来,到离此几十公里之外的章家渡找一个粪箕上系有红绳子收狗粪的人,那人是自己的同志,说完就转身又投入了战斗。不久,我就在洞里清楚地听到四声清脆的枪声和梁指导员高喊‘共产党万岁’的声音,紧接着传来了一声沉闷的枪响。
    一天一夜后,再也听不到枪声了,王元龙从山洞里爬了出来,他带着梁指导员的命令,带着失去战友的痛苦,走了几天后,才到达与青阳交界的章家渡找到了部队。王元龙说,在章家渡休整了两个月,这期间共有30多个同志也陆续找到了那里,部队开始重新整编,他们被编为新四军六师四团二营三连,参加抗日,当时的师长就是谭震林。后部队转战至皖北,王元龙又被抽调到新四军二师当骑兵队队长。
  1947年7月中旬,王元龙所在的部队首长要送一封信给正在开展胶东地区对敌斗争的谭震林司令员,王元龙主动要求去送信。在一片开阔地里,王元龙远远望见谭司令员带了6个警卫员骑马而来。就在双方会合的时候,突然天上飞过一群国民党战机,王元龙感觉不妙,飞身跃起一把将谭司令员从马背上拉下,并把他压在自己的身下。一阵轰鸣之后,王元龙感觉到自己的头部一阵剧烈疼痛,顿时昏了过去。后来得知,谭司令员的6个警卫员当场被炸死4人,谭司令员安然无恙。王元龙为救谭司令员受了伤,受的伤是致命伤。好在王元龙福大命大,他没有死,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昏迷了3天的王元龙醒过来了,但他的脑部神经受到了损伤。
  1949年2月,全国解放在即,国民党还在负隅顽抗,战争更加激烈,当时还在前线的谭震林没有忘记救他一命的王元龙,也没有忘记王元龙的骁勇。他写信给远在哈尔滨治伤的王元龙进行慰问,问其伤可痊愈了,能否继续上前线作战?他还在信中说,“王元龙可以以一当十,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王元龙对记者说:“接到谭震林首长的这封信的时候,我的伤并没有好,还是经常神志不清,但一听到老首长在召唤,我躺不住了,立马收拾行装准备奔赴前线,可医院考虑到我的伤势,不同意我出院。但我的牛脾气发了,坚决要上前线杀敌。”后在王元龙的一再坚持下,医院放行了,可惜在途中他战伤复发,只好回到了家乡。
  1949年3月底,他回到了阔别12年的故乡,故乡已经解放了,组织上安排他当过副乡长,负责过剧团,1958年后,他因伤势一度加重,就一直在家休养。
  老人浑身都是伤,他的腿部现在仍有弹片没有取出来,腰部和腿部受过5次伤。在山东东余的一次战斗中,他被流弹打中,子弹从他腹部右边进左边出,大肠、小肠全都冒出来了。
  王元龙的几个孩子现都已下岗,但老人从来没有为此向政府提过要求,而是让孩子们自行克服。他总是说:“党和政府给予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太多了,不能总是麻烦政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