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汪诗候:扎根义乌新“徽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义乌新闻网 点击数: 日期:2007-7-11 11:31:27               安徽桐城,清朝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发祥之地。汪诗候,一位在义乌经商长达21年之久的桐城人,把根深深地扎在了义乌。
         “我和义乌特别有缘,1975年的时候,我原先在离义乌千里之外的地方当兵,在部队换防之后,居然和一批战友被调来到了义乌。”汪诗候说,“这还不算,我堂姐夫这时刚巧在义乌做生意。”部队放假的时候,汪诗候会到堂姐夫那转转,结果遇上了一个可爱的义乌姑娘。1981年转业,他把义乌媳妇带回了家乡。
          在老家工作了五年之后,汪诗候这位义乌女婿到义乌串亲戚,这一串,就是二十一年。“义乌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我。”从老家带来了多年的工作积蓄,在和爱人、朋友反复商量之后,汪诗候先在义亭镇办了一家内衣裤、口罩加工厂。
       “厂子开起来并不难,难的是怎样把产品卖出去,在义乌,除了老婆一支的亲戚,没有其他的朋友。”汪诗候说,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他每次都是骑着自行车上门“毛遂自荐”。凭着价格低、质量好,汪诗候逐渐度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
        在义乌二十一年了,回想往事,汪诗候不禁感慨:生意场正如人生,诚信是破局的最佳钥匙。“没有诚信,我也发不了家,虽然我的生意做得并不算大,但是,我汪诗候在生意场上的名声却始终不差。”
        2007年3月某天,汪诗候正忙着生意,一位工作人员跑过来告诉:老板,不知咋的,我们公司的户头上莫名其妙地多了6万元钱,你看看,怎么处理?“当时,我也觉得奇怪了,怎么突然冒出了6万块?”于是,他打开帐簿,按着金额追查过往的账目。不一会,结果出来了,是温州一家外贸公司汇过来的购货款。
       “其实,他们的货款在2月份已经付过了。”汪诗候打电话给温州的合作伙伴,“对方大吃一惊,查了下,果真如此,原来是他手下的员工一时大意。”此后,温州的公司和汪诗候的互信大增,也正是靠着诚实的秉性,他和浦江一百货商场建立了近15年的合作关系,实为不易。
        过年的时候,老汪总会带着爱人回安徽乡下。每年回家,都会有一大群相邻镇街的老乡过来探听:兄弟,在义乌过得怎样?“我告诉他们,义乌经济发展很快,市场非常发达,机会很多。”结果,每次回义乌,总会有一大群安徽老乡接踵而至。“出来的兄弟姐妹,已经有不少了。”老汪说,“老家桐城市双港镇在义乌的就已经有百把号人了,再加上邻近的白果乡、范岗镇、新渡镇,差不多有200多人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