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靖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7-3 9:36:45
20多亩的水田对人均只有几分农田的深山区农民来说,就象金矿一样宝贝,然而,在岳西县的莲云乡,这么多的水田多年来却一直被荒废,一些当地农民看着心痛,曾几次耕种想让水田再发生机,但却被另一些农民毁坏,甚至出现武力阻止现象。
村集体农田引纠纷
100多名分别来自6个村民组的农民日前联名向记者反映,造成纠纷的是莲云乡双珠片珠屋村一片依山开出的大寨田。据当地朱沟、棋坳等5个村民组组长介绍,1959年,政府因兴修水库,将黄泥、晚稻等5个村民组的土地征用,这部分土地成了非亩地。后来水库停建。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地变成了一片乱石沙滩。1976年,全村的男女劳力齐上阵,早出晚归,在这片废墟上分段修建出大小18个水田(约20多亩)和近5亩地。此田地修成后归集体所有。1986年珠屋村将这片田地依照“谁开,谁受益”的原则,按人口分给所辖10个村民组,收成按村6,组4分成。1996年,珠屋村将田地收回,将田分成10块重新分给10个组承包,而地则由村用于集体农业经济开发。由于有村民组未能缴纳承包费,2000年,村里又将农田收回,并以田地招标的形式将田分别承包本地的2名村民,并签订了合同。
农民们说,第1年承包人缴了承包费,全村每人还从中分到了2元钱,而2、3年后,承包田慢慢地就没人管理了。2004年,他们发现,承包出去的集体田,不仅被抛荒,还有人在田里建了一占地300多平方米的私人建筑。而2003年,莲云乡珠屋村委会就正式办理了这片农田的土地所有权证。看到大家辛苦开垦出来的农田出现这种情况,10个村民组村民一致要自己承租耕种。
由于历史原因,10个村民组在如何收回农田的问题上产生纠纷,据了解,黄泥等4个村民组认为,这片土地的绝大部分在修建水库前是他们的,他们应全部收回,而朱沟、棋坳等6个村民组认为,大寨田是全村人共同开垦出来的,是集体土地,应该由10个村民组按原承包方案承包。由于双方意见不一,村委会在多次调解后,于2005年4月和5月,根据乡政府的意见,研究规定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前,授权10个村民组暂按1986年承包给 各组的田块兴种。
有了村委会的处理意见,农民们开始做耕种的准备。然而,黄泥等4个村民组的村民却在路口拦截,阻止朱沟、棋坳等6个村民组的村民到安排给他们的田中进行耕种,引发多起纠纷,并造成1名女性农民手腕骨折。虽然有当地有关部门的劝阻,但事情发展仍然在继续,连6个村民组随后在田中栽上的秧也被毁去。
田荒多年无法种
当地6个村民组的村民告诉记者,农田被抛荒多年,他们想种却种不到。农田既然是集体的,村委会又拿出了意见,问题为什么不能解决?再者,在集体的土地上无手续的大面积建房,也没有人来管,这让人想不通。记者在现场看到,村民们所说的那栋建筑屹立在农田中间。大片农田内是一片荒草,只是在荒草中,有2块田里长着青青的麦苗,村民们说:“这是黄泥等4个村民组的村民种的,但他们却不让我们6个组的村民种。”
村委会已决定10个村民组按原承包方式承包给各组的田块兴种。如有人再行侵占,将根据有关法律程序处理。为什么村里不能依法调解呢?该村余副书记说:“我们不能告村里的农民吧。”据悉,乡政府曾组织联合调查组,但也没有具体的处理意见。莲云乡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件事的确已“影响到当地团结、稳定”,因“乡一级政府与村集体在主体上是对等位置”,他们也只能进行调解。
据6个村民组的村民介绍,在这几年中,包括投入的秧苗、化肥等,他们损失了6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