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打造“安徽第一古街”

作者:郑之亭,张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9-19 10:14:58       桐城市孔城镇老街全长2公里,现存古建筑3.3万平方米,但年久失修,安庆市人大代表的呼吁引起了各级的关注
  在市人大代表的奔走呼吁下,千年古镇———孔城镇不仅成功申报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日前又制定了近期发展和远景规划,着力打造“安徽第一古街”的品牌。
  孔城镇位于桐城市东郊12公里处。其老街全长约2公里,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现存古建筑3.3万多平方米,其中临街商铺621间,面积近1万平方米。一街纵穿南北,迂回曲折;铺面相对排列,鳞次栉比。中铺麻条石街心路面,间引几条小巷与街石埠头勾连,属典型的商业重镇类型。现存建筑大都为清咸丰年间以后的晚清及民国时期建筑,临街为商业铺面,后堂为宅室房间,多呈数进四合院式二层砖木结构特色。除一般商业铺面和民居外,颇具功能特色的还有礼制性建筑宗族祠堂,儒家教育活动场所书院,官绅商贾巨宅、当铺、钱庄、庄园、收租院,以及宗教庙堂、码头仓库等不同类型的各类古建筑,是我市现有的历史文化遗存中的珍品。
  现如今,孔城老街建筑年久失修,总体破旧,结构变形。有些老宅又被逐渐废弃,不少无人居住的房屋开始出现坍塌,几处临街商铺因火灾而化为废墟。古镇老街的商业繁华已经风光不再,商铺急剧萎缩,老街居民居住质量下降,房屋改造、修缮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为了更好地保护古镇历史文物遗存和开发利用好旅游资源,在2006年安庆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叶国庆、张良寿等就提出了《申报桐城市孔城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建议。经过承办单位市建委的谋划和桐城市政府的申报,孔城镇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在2006年10月得到省政府的批准。
  在今年的市人大第十四届四次会议上,叶国庆等十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要求加大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建设力度的建议》。建议得到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省文物局多次派专家到现场检查指导,并表示将在建设上给予支持。桐城市对历史文化名镇建设非常重视,要求孔城镇政府、桐城市建设局、桐城市文化局迅速制定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逐年加大古镇保护力度,并设立专项保护资金,从今年开始逐年落实古镇保护的具体项目。
  日前,孔城镇政府聘请北京中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孔城镇建设做了总体规划,根据规划我们可清晰地看到孔城镇建设的远景:第一,按历史原貌全面恢复古镇老街建筑格局,恢复老街商业功能,重建毁废不存的历史文化遗存,整体再现古镇老街昔日风貌。第二,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恢复民间传统文化习俗,再现以商业文化为基本特征、以民俗民间文化形成为主要内容,以桐城派代表人物遗存为支点的孔城地方文化特色。第三,重塑北乡古镇餐饮文化的历史品牌,充分挖掘以地域菜系“水碗”为特色,以淮扬菜系为基础的地方美食文化遗产,积极培育风味美食这一孔城文化旅游的拳头产业。第四,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桐城派故乡、千年产业古镇人文休闲旅游的全新旅游品牌。正如《孔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中专家评价的那样:“屯溪老街名气大,但其古建筑数量、街长均不及孔城老街,差距只在于保护性整修。”专家积极呼吁,要力争打出“安徽第一古街”的品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