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续坤,王会林 文章来源:安庆新闻网 点击数: 日期:2007-11-29 9:34:21
“嫦娥一号”卫星11月26日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已向世界公开,月球的全身照片何时能够面世?这一问题引起了许多天文工作者和天文爱好者的强烈兴趣。11月28日上午,笔者与“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分系统激光高度计项目副主任设计师胡以华电话连线得知,用他的技术研制并被喻为“太空激光眼”的激光高度计已于28日凌晨1时左右开始工作,现正对月球进行全方位扫描,月球的首幅全身照将于明年1月传回。
今年45岁的胡以华教授,是我省怀宁县人,现为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科研部总工,同时为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曾获第八届安徽青年科技奖。十多年前,他开始创造性地开展激光探测成像技术研究,并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1994年,他参与到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工作之中;2004年,胡以华被相关部门邀请加入到“探月团队”,并被聘任为“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分系统之一的“激光高度计”项目的副主任设计师。(其事迹本报曾于10月26日报道)。
据胡以华介绍,目前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是“嫦娥一号”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获取的19轨图像数据经处理和拼接而成的,其图像是个二维图。那么,被比喻为“太空激光眼”的激光高度计和ccd立体相机又存在着什么不同?胡以华教授分析说,立体相机获得的只是月球表面物体相对高度,而激光高度计则是直接测量出该地形的绝对高度。在绘制月球地形图时,这几者所获得的数据相辅相成。“另外,由于不需要光照,激光高度计可以提供月球两极的高程数据,这是目前国际上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仅有日本和中国可以做到。”胡以华教授接着补充道:“与日本刚刚发射的‘月亮女神’号上的激光高度计相比,我们的激光高度计在精确度和分辨率上都不比它差。”
胡以华称,激光高度计自28日凌晨1时左右打开之后,将每秒钟发射激光一次,用来测量卫星与月球之间距离,这样一年绕月下来,激光高度计将共发射激光3100多万次,意味着也能测量到3100多万个数据,传回地面供科研人员分析处理。至于月球的首幅全身照片为何要到明年1月才能公开面世,胡以华教授的解释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是1个月,“嫦娥一号”要对月球全身照相也就需要1个月的时间,加上后期拼接和处理,绘制完整的月球三维地形图大概要到明年1月。